【本文摘要】 房市到了一个微妙的阶段,有人说是拐点,有人说涨时必然趋势。众说纷纭,老百姓一头雾水。持币观望有点不安,怕再涨;买吧又有点不甘。按野狐之定理,屁股决定脑袋,你不妨看看谁在说涨。
当然首先是各地方的媒体。媒体的屁股在那里,很简单,权力和金钱。社科院前几天也一本正经的出了篇文章,大为房地产加油。本来这属专家学者的集体意见,有权威性,但在今天,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已是不少所谓学者专家的生财发家之道。建设部的话能听吗,只要看看信息部对手机运行商的管理、调查处理就可了。他们头是政府的,屁股早就坐到开发商的金钱上了。那我们听谁的好?听自己的。从自己的屁股下的利益出发进行分析,下面的文章就有一定的道理,可以参考。
关于买房子应该考虑的细帐
假如你要买一套价值50万元的房子,买这个房子的钱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首付的三成共15万,其他的银行贷款35万,现在的银行存款5年期利率是5.85,商业贷款的利率是7.83,公积金是5.22
首付部分的年利息是8775,贷款部分如果用商业贷款27405,公积金是18270
所以得出如果投资买50万的房年利息为:
商业性:8775+27405=36180 相当于租房价 3015/月
公积金:8775+18270=27045 相当于租房价2253.75/月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自住的话,相当于每个月的租金分别是3015,和2253.75,相信现在50万的房子一般租金最多也就租到1500~2000所以一般是赶不上利息。
如果你还没有强烈的自住需求,只是为了买房将来住,或者投资,那么你的租金至少要分别达到3015,2253.75这么多,如果不够,你每个月少多少,就是相当于你每个月无偿向银行交纳的钱,此种假设是在楼价在一年之内基本稳定在你最初的购买价。
如果房价有涨,那么你就不会亏那么多,如果你的房价涨过了租金与利息的差额,那么你就赚了,否则差了多少就培了多少。
至于2007年10月分之前房价飞涨的情况,房价早已涨过了租息差,而且远远超过了租息差,早买房那些人赚了很多,但今非夕比,整个房地产行业已经涨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高点,总体上处在回落的态势,就是不回落在一年半载内也很难再有涨价的空间,所以鉴于此种情况,如果买房不光损失了租息比,而且要承受这样一个巨大房价回落的损失,想想啊,买房的钱对一般老百姓可以说是一笔巨款啊,想想50万,只要跌5%就是25000元,对于现在大众的工资水平都是很难承受得了的,可能你辛苦一年积攒下来的钱都不如租息的差价,如果一旦房价略微回落,那你将无偿的为银行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要去观望,想想清楚,明晰思路,细算帐目,谨慎出手,以免承受不该承受的巨额损失!报告对内地社会群体划分的10个阶层的购房形态进行描述:
1. 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指在当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约占2.1%。他们工资没多少,好事少不了,购房要优惠,倒房不交税。
2. 经理人员阶层:指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所占比例约为1.5%。他们每月领工资,按时交个税,买房要贷款,卖房要交税。
3. 私营企业主阶层:指拥有一定数量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的人,约占0.6%。他们贷款很多,房屋不少;新政出台,玩死不少。
4.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约占5.1%。他们工作没少受累,基本挣点鸡肋;为了妻子、儿子和房子,只能默默受罪。
5. 办事人员阶层:指协助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办公人员,所占比例约为4.8%。他们欲望很多,收入很少,宣布独立,首付提高;买不起房,娶不起妻,心中牢骚不少。
6. 个体工商户阶层:指拥有较少量私人资本并投入经营活动或金融市场而且以此为生的人,所占比例为4.2%。他们早起晚睡,精打细算,买房图实惠,只为儿和女。
7. 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指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从事非专业性的、非体力的和体力的工作人员,所占比例约为12%。他们如无父母帮忙基本告别买房,赶上家境贫寒,租房好过买房。
8. 产业工人阶层:指在第二产业中从事体力、半体力劳动的生产工人、建筑业工人及相关人员,约占22.6%左右,其中农民工占产业工人的30%左右。他们很少想到买房,主要关心下岗,年底结来工资,心情就已很爽。
9. 农业劳动者阶层: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一个阶层,是指承包集体所有的耕地,以农(林、牧、渔)业为惟一或主要职业及收入来源的农民。他们家里土地不少,挣钱之后盖房少不了,有多钱盖多大,90平米是个鸟。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这是特殊历史过渡阶段的产物,是指无固定职业的劳动年龄人群(排除在校学生),所占比例约为3.1%。他们天当被来地当床,收容所里歇几天,接着要饭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