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排队给企业放"贷"
5月7日到12日,仅用5天时间,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就通过建行辽宁省分行"贷"到1.3亿元资金,但这笔"贷款"并不是银行信贷部门发放的,而是通过银行营业网点由市民"发放"的。
12日,记者采访发现,通过银行投资于大型企业的信贷资产并获得一定收益,正在成为沈阳市民热衷的投资方式。
【理财新热点】
银行信托产品集中上市
"我们银行今年5月份推出了17款理财产品,其中13款产品为信托贷款型产品,分别投资于国投大同能源项目、国电贷款项目等。"某银行财富中心人士介绍。
据了解,银行信托产品的设计模式大同小异,多是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募集的理财资金投资于传统基础设施项目或资质优异的企业信贷资产打包的信托计划,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后的收益来源于借贷企业支付的贷款利息,这其中当然要扣除信托公司和银行收取的一定费用。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3月份,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分别为36款、25款、76款,4月份,此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激增至124款。进入5月份,随着激进型银行理财产品被市场看淡,银行信托理财产品更是借机抢占了绝对主导的地位。
目前,各家银行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均在5%左右,最高飙至6%,且多是保证本金类理财产品。
【门槛5万元】
收益较稳市民排队"放贷"
在经历了股市的大起大落后,市民理财的风险喜好程度已经降至最低,而收益较为稳定的银行信托理财产品受到了市民的追捧。"每期产品一般的募集期为5天,但根本不用募集期结束,这类产品只要一开门销售,半天就能卖光。不少客户要提前排队等待银行下期产品上市。"光大银行金城支行一位理财经理介绍。
相对普通的信托计划,银行发售的信托理财产品收益率有一定保证。因为这些在银行销售的信托计划大都经过银行严格筛选,拥有强大的信用保证,更使得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一般情况下,借贷企业如期支付利息,这类产品就肯定会有收益。记者调查显示,今年以来各家银行到期的几十款信托类产品,全部实现了预期收益。
另外,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银行信托理财产品另一大优势在于投资门槛低。如果个人直接去投资信托计划,向企业"放贷",虽然少了银行这道程序,但资金门槛至少在100万元,且需要提供每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证明,而银行信托理财产品的门槛一般仅为5万元。
【政策性"利好"】
紧缩政策有望推高收益
虽然信托类理财产品银行卖得火热,市民抢得热闹,但大多数银行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银行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可以坐收贷款利息,而与信托公司合作,将企业的信托贷款需求包装成理财产品,银行只能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大部分利息收入要作为投资收益分配给投资者。沈城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商业银行今年的信贷规模有限,而信托贷款不在其中,因此银行只能通过信托投资这条渠道将资产业务转化为中间业务,拓展盈利空间。
业内分析,随着央行数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从紧货币政策的不断推进,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信托贷款需求,而银行信托类理财产品的收益有望被进一步推高。
【理财提示】
信托类产品两大风险要防
虽然有投资者尝到了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的甜头,获得了预期收益,但这类产品隐藏的两大风险还是不得不防。
◆信用风险:这是该类产品的最大风险,一旦用款方经营出现问题,到期不能按时还款付息,投资者利益就会遭受损失。目前,部分产品设计中有第三方担保条款,一旦用款方出现信用问题,投资者的本金不会遭受损失。因此,市民在购买产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选择借款方有实力、有银行担保的产品。
◆流动性风险:信托类理财产品大多是不可提前支取和赎回的产品,购买后只能持有到期,而且这类产品大多数没有利息浮动条款,遇央行基准利率调整时,收益不会跟着同向调整,因此,市民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做好资金规划。(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