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77款理财产品到期兑付收益清单 97%达预期
查看完整版本:77款理财产品到期兑付收益清单 97%达预期
2008/5/13 22:03:25
  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延续3月的走势,64%产品为保本固定收益型,激进型理财产品被市场看淡;同时,根据不完全统计,4月份77款浮动收益理财产品,97%实现预期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实现情况较为乐观。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4月份,31家商业银行(包括26家中资银行和5家外资银行)共发行314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较3月份下降12%;同时,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发行数和市场占比急剧增加,QDII理财产品、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急剧萎缩。
  97%到期浮动收益产品实现收益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介绍,2008年4月份有125款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到期兑付。从已获得数据的77款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来看,有97%的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实现了预期收益率,仅有3%的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未实现预期收益率。
  如果其它未公开收益情况的48款理财产品也大致如此,那么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实现情况就较为乐观。但从收益率水平来看,到期理财产品普遍处于较低水平,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仍位于到期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前列,尽管这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在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中,建设银行的"利得盈"2007年第16期人民币两联结构基金类理财产品(B联)的收益水平较为出色,到期年化收益率达到18.32%。
  李要深表示,与2008年第一季度各月份相比,4月份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比3月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1、2月份的水平。可见此轮"监管风暴"带来的是市场的规范,而不是简单地封杀高风险产品。一个成熟的理财市场需要具备丰富的产品品种和结构,既具有低风险的固定收益产品,也具有高风险的浮动收益产品。
  信托类理财产品激增
  2008年1、2、3月份,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分别为36款、25款、76款,进入4月份,此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激增至124款。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目前已超过5.1%,较银行存款利率具有明显优势,这也是投资者喜欢此类理财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信托类理财产品一般来说投资领域有三块:信托贷款、票据资产、证券市场。一直到2008年2月份,证券市场是信托类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领域,其中尤以新股申购类产品为主流。但进入2008年3月份,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开始占据信托类理财产品的主流。
  4月份信托类理财产品投资信贷资产的比例大幅上升,而投资证券市场的比例则急剧萎缩,从1月份的60%左右到现在的不到10%,充分地反映了资本市场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3月之前,投资证券市场的信托类理财产品主要以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为主,但4月份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的发行加速萎缩,从之前的30-40款/每月的发行数下降到本月的5款。
  4月份到期的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已经下降到10.87%,远远低于2007年下半年20%至30%的水平。
  美元理财产品收益逆市走高
  4月份银行理财市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美元理财产品收益随着美元贬值而逆市走高。
  美元降息前,美元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低于L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美元降息过程中,美元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收益水平却走高,表现出与LIBOR背离的态势。以美元6个月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为例,2008年4月份该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达到了6.18%,而同期LIBOR仅为3%。
  李要深说,形成这一背离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元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国内美元同业拆借市场。尽管LIBOR走低,但国内银行间美元同业拆借利率却并未受到影响。近期,国内6个月美元拆借利率与LIBOR大约相差500个基点,也就是说国内美元同业拆借利率可达8.00%。这一利率水平解释了为何美元6个月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可达6.18%。(张俊)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