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首只保本曾有过日销售近2亿元,但是在A股市场持续下跌和震荡中,大多数的新基金的销售却显得有点"冷":四只基金已经延长了募集期、募集份额屡创新低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如此"寒冷"的基金销售期,基金公司为了扩大基金销售规模,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打折、强调与投资者互动和把分红契约化等招数已经全部用上,但效果却不显著。
新基金首发认购金额再创新低
伴随着前期A股市场下调以及投资者信心尚未完全扭转,基金投资者的观望情绪蔓延在新基金发行中。上周末,天治创新先锋型基金的发行结果为净认购金额2.48亿元,创下了开放式基金首发规模的新低。
根据新基金发行公告,新基金需达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且份额持有人不少于200人,才能宣告成立。显示,天治创新先锋股票型基金有效认购户数为3919户、户均认购金额约为6.32万元。而且,该基金于2008年3月18日开始募集,原定截止日为4月18日,预定募集上限为90亿元。其后,该基金公告将募集期延长至2008年4月30日,从而成为此轮基金发行潮中首只宣布延期的股票型基金。
与之相伴,银河竞争优势成长股票型基金、信诚盛世蓝筹股票型基金与益民多利型基金相继公告宣布延长募集期。益民多利债券型基金也成为本轮新基金发行潮以来首只宣布延期的债券型基金。从已经募集完毕的新基金规模看,那些股票型基金的首发募集规模明显弱于预期,如浦银安盛价值成长基金、东吴轮动基金和兴业社会责任投资基金这三只新基金的首发募集规模分别为17.33亿元、31.73亿元和13.89亿元。
无独有偶,在新基金发行市场上,也出现了类似A股新基金发行难的情况。根据公司公告,华宝兴业基金公司旗下的QDII新基金即华宝兴业海外中国成长股票型基金在首次募集期内共募集4.63亿份,为迄今已成立QDII首发规模中最低的一只基金。该基金自2008年3月24日起向社会公开募集至2008年4月30日募集结束。其间有效认购金额为人民币4.6497亿元。
新基金发行="抢占地盘"
新基金的发行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华南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记者表示:"2005年以前,基金也非常难卖,但现在的情况比当时更糟糕。"
该人士表示,2005年以前,国内投资者对基金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但基金公司仍然可以通过与投资者的交流沟通,说服投资者购买基金。但现在,基金已是家喻户晓,已没有多少潜在客户可供挖掘,而且由于今年以来基金亏损不少,现有的老客户也都有赎回的意愿,新基金的发行非常困难。"以前我们出去拜访客户时,就怕别人不懂基金,现在是就怕别人懂基金。"
易方达基金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娄利舟表示,现在基金公司内部从销售到投资都有压力,但公司为了完善产品线,再困难也必须发,规模小一点也没关系。因为目前的冷门产品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重要的投资品种。
深圳某合资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在发售基金时,尽量与投资者多沟通,在沟通时注意两点,一是区分股票和基金,股市不好并不意味着基金一定会不好;二是强调经济,淡化市场。只要相信中国经济,就应该相信中国的股票市场。
不过,在当前多只基金拼抢的市场中,系基金也许会有稍许优势。据悉,招商基金旗下招商大盘蓝筹拟于本月15日发行,上周末其股东招商银行就已经召开动员大会。业内人士透露,一般而言,股东行对新基金发行的支持不遗余力,托管行也会尽量保证一定的销售量。
没有新基金发行的基金公司,为了维护规模,也在积极推动定投业务,但记者了解到,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基金审批过于密集,银行档期排满,也导致不少基金的发行不得不延后。该公司早在4月份就有一只债券基金获批,但托管行已经有一只在发基金,还有另外一只基金排队,等这两只基金都发行完才能轮到他们。"估计至少要到6月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