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212万城市中产人群的财富来自何处?他们又是如何管理金融资产实现财富增值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谁是中国理财第一城?
上周,《每日经济新闻》在这五大城市随机抽样年收入12万以上的城市中产人群,共计2008个样本,全方位解读其财富和理财之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本调查中,记者发现,虽然五大城市在投资理财领域有着诸多的共性,但因地域区隔和城市个性带来的差异也在各个方面凸显自己的存在。
上海工资收入占比最高
城市中产人群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哪些?调查显示,在(1)工资收入、(2)投资及理财、(3)遗产继承、(4)房屋租金收入、(5)其他这五大收入来源中,绝大部分城市中产人群选择工资收入。其中,上海不愧是"金领"的乐园,受访者选择工资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比例高达96%,深圳以82%、北京以80%比例紧随其后,广州和成都分别为64%和39%。
四城市储蓄比例超80%
城市中产的钱都投在哪些方面?调查显示,(1)银行储蓄、(2)股票、(3)基金、(4)保险成为得票最多的理财方式,而债券、黄金、信托等理财方式得票较少。其中银行储蓄仍是中产人群最爱。
除成都外,其余四大城市的受访者选择银行储蓄作为主要理财方式的比例均在80%以上。
有受访者表示,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高低是他们选择投资的主要考虑指标,由此看来,债券等投资不受青睐也就难免了。
北京人理财最激进
在"你的理财风格属于哪种类型"测试题中,"稳健型"投资风格在除北京外的其余四个城市受访者中得票率最高,在50%左右,北京受访者仅有20%选该项。
"稳健偏激进型"的选择也有很多拥趸,其中上海以35%、深圳和成都各以30%排在前三,而广州受访者在该项得票率仅为12%,而其保守型投资风格的比例却很高,达14%。由此可见,广州人低调务实的投资风格一览无余。有广州受访者在接受调查时称,他可以牺牲较高的投资收益率为代价,以保证本金的安全。
出乎意料是,北京中产人群选择"激进型"投资风格的比例高达36%,豪爽的北京中产人群更愿意选择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相信自己拒信他人
被问及"是否需要有专业人士来为您打理金融资产"时,大多数人选择了"用不着"这一选项,其中成都的比例最高,有超过77%的受访者选择这一答案。广州以65%、上海和深圳以44%的比例紧随其后,他们都不偏好他人代为理财。有受访者在接受调查时称,之所以不需要他人代为理财,是因为自己或家人就可以打理;也有受访者认为,目前国内专业理财机构面临发展不成熟、专业能力不足、诚信面临考验的问题,因此,交给其他人理财不太放心。
500万成幸福标准线
在回答"拥有多少钱,才能保障退休后的生活比较幸福"时,多数受访者选择500万以上选项。其中,上海受访者的选择比例最高,达51%。之后依次为北京48%、广州47%、成都40%、深圳34%。
上海成都投资更理性
在"哪些因素对你的投资理财决策影响最大"这一问题,选择"朋友"的比例均在50%左右,其中广州比例最高,达到59%,上海、北京、深圳的选择比例也在48%左右。
成都人和上海人在投资决策上相对更为理性。有38%的上海中产阶层选择通过媒体信息去决策,而在成都受访者中,高达60.71%的人选择"自己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判断"。
有意思的是,北京受访者选择小道消息作为影响投资决策因素的比例高达12%,而深圳受访者选择网络信息为影响投资决策因素的比例为58%,是所有城市中最高的。
七成人没有投资理财计划
令人惊讶的是,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均表示没有明确的投资理财计划,且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高达70%。此外,调查发现,五大城市多数受访者的资产负债(如房贷)比例在30万元以下,持信用卡卡数多在2~3张。(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