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心血来潮,她提笔在一枚鸡蛋上画了一幅画,后来她很惊讶,这居然能卖钱……
成都锦里的小广场旁,一群游客将一个小摊位挤得满满当当。40岁的摊主陶蓉拾起切成两半的蛋壳,正在蘸墨作画。笔走龙蛇间,一个三国人物脸谱便在蛋壳上浮现出来。游客纷纷举起相机,陶蓉显然已经适应这种状况,很配合地举起蛋壳让游客尽情拍照……
作为成都民间艺术家的代表性人物,虽然陶蓉这位专精于蛋壳画的女艺人月入万元,但实际上她却多次与国内外的大订单失之交臂。"我无法赶在交货时间内完成作品,这真是很遗憾。"陶蓉看似声名鹊起,其实正受困于事业的起步阶段。
遗憾一次次错过大订单
就在记者采访陶蓉的那天上午,她刚刚接到一通电话,上海一家公司老板想找她订200盒脸谱蛋壳画,但前提是陶蓉要在30天内交货。每盒脸谱蛋壳画有两个蛋壳,也就是说陶蓉必须要在30天内画400个脸谱,这对她来说不太可能。陶蓉只能在电话中向对方表达歉意,尽管对方报出的价格十分诱人。
这已经不是陶蓉第一次与大订单擦身而过了。自从2005年,陶蓉以成都民间艺术家身份受邀到法国办展出开始,她和她的蛋壳画便开始声名远扬。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地纷至沓来的订单。
陶蓉第一次接到蛋壳画订单是在她2005年从法国回来后的第一个月,一位法国人通过邀请陶蓉等人去法国的主办方,联系到了陶蓉。这是陶蓉第一次接到数量巨大的订单,她兴奋得在家里直蹦。但她很快便发现,自己无法在对方规定的时间内交货。经过丈夫提醒,她想到联系一批画家与她共同接下这份订单。
陶蓉如期交货后,对方很快回电,却带着责备的口吻。原来,对方认为陶蓉交货的这批蛋壳画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怀疑其中有她的徒弟参与制作。"我根本没有徒弟。"陶蓉苦笑着说,她后来才知道,由于各位画家的风格不一,加上其他画家没有在蛋壳上作画的经历,而法国方面已经习惯陶蓉的画风,种种因素导致对方责难。
这一次失败的经历,让陶蓉深刻认识到作坊式创作的局限。
寂寞咸鱼翻身等了13年
陶蓉的蛋壳画大多都是几十上百元的价格,适合众多普通游客购买。
陶蓉知道,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她在等待知名度和自己实力的同步提高。她是一个能耐住寂寞的人,这一点甚至让她丈夫都感到不可思议,陶蓉在1992年开始制作蛋壳画,但直到2005年她才最终声名鹊起。长达13年的等待,陶蓉却没有想过放弃。
1986年,陶蓉美术中专毕业,此后四处打工,但始终坚持着她的爱好:油画。一次突如其来的兴趣,陶蓉提笔在一个鸡蛋上画了一幅画。她将这个蛋保留在家中,后来被一位搞工艺品销售的朋友发现,帮她拿去卖了10元钱。陶蓉很惊讶地发现,她在蛋壳上画画居然能卖钱。此后,陶蓉便放下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蛋壳画上。
其间,陶蓉偶尔能有一幅作品能卖到好价钱,这让她欣喜不已。但更多的时候,陶蓉和她的丈夫却倍感生活艰辛。在绘画早期,丈夫在经营小餐馆,陶蓉便白天到餐馆洗盘子,晚上作画。到了后期,丈夫的小餐馆关门,陶蓉不得不四处打工维持全家生计。当然,夫妇两人也不断在庙会、人民南路等地摆摊卖蛋壳画,贴补家用。
这样的经历一直延续到了2005年,这一年,陶蓉和她的蛋壳画被工艺美术协会发现,她的参选作品获奖,而且她还被评为"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师"。这一次,陶蓉终于咸鱼翻身。随着宣传推广,陶蓉和她的蛋壳画开始逐渐被市场认知。
2005年,陶蓉受邀前往法国参加展出。在艺术之都巴黎,当见惯了艺术品的法国人将蛋壳画抢购一空时,她意识到,自己即将开启人生中的大场面。
突破申请"非遗"提升价值
今年春节前,陶蓉第四次前往法国办展览。在去法国前,陶蓉便一直在思索如何在蛋壳画上寻求突破。画工短期内无法提升,产品数量也无法大规模提高。最终,古老的法国风情带给了陶蓉灵感:增加蛋壳画的历史厚重感。
她解释说,如果古代就有蛋壳画存在,那么势必会赋予蛋壳画更高的价值。陶蓉为此专门询问了她的母亲,结果得到的回答让她大吃一惊:"我的爷爷竟然就是一位货郎,曾经也画过蛋壳画。"了解到这个情况,陶蓉立马赶到主管单位,希望将蛋壳画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她早就计划好的。"如果申遗能够成功,那么蛋壳画就会有更多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陶蓉笑着透露了她的计划,不去追求量的突破,而是挖掘自身和蛋壳画的潜藏价值,让蛋壳画成为真正的精品。这是陶蓉的梦,一个成都民间艺术家成为一代大师的梦。
成都锦里,游人如织。陶蓉和她的丈夫坐在树荫下,等候着顾客光临。她想起了10年前和丈夫挤在新南门地摊上等候买主的情景,心境虽已迥异,但同样充满着期待。
锦里的树荫下笑谈"品牌之路"
很多朋友建议陶蓉开门收徒,这将有助于她扩大规模,接到更多订单。不过陶蓉没有接受。事实上,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很多民间艺术家都甚少收徒。
坐在锦里的树荫下,陶蓉坦露了她的想法。她说,一些猜测认为,很多民间艺术家不肯大规模收徒的原因是担心核心技术外泄;陶蓉的蛋壳画同样有别人无法复制的诀窍,任何人稍加练习都能在蛋壳上作画,但没人能像她一样将一枚生鸡蛋剖成整齐的两半。
对于坊间的推测,陶蓉说,其实她早在自己成名前就多次将剖解蛋壳的技术传了出去,而且还在电视上专门教过这一技巧。事实上,包括陶蓉在内的大多数民间艺术家真正担心的是,如果大量收徒扩张,会导致整个市场泛滥从而压低工艺品的市场价格。
正因为此,陶蓉打消了收徒的念头。她将希望寄托在画工的精进上,以更精美的蛋壳画推动价格上涨。"这类似品牌之路吧。"这位美术中专毕业生笑着说。(杨先武 实习生 侯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