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投资者苦苦挣扎 QDII一路艰险:疯狂暴跌谁之过
查看完整版本:投资者苦苦挣扎 QDII一路艰险:疯狂暴跌谁之过
2008/5/8 14:10:01
  QDII在匆忙间让投资者经历了爱恨情仇的乾坤大挪移,也让所有参与者跑步懂得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之深刻含义。
  一度踌躇满志、飘洋出海掘金的海外投资基金(QDII)运气欠佳,出海第一战就遭遇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全球股市。遭遇国内外双重打击的投资者们无奈在风浪中苦苦挣扎。
  joe是外企员工,2007年9月份,随着A股大牛市进入了最后的疯狂,第一只QDII基金--南方全球开始发售,joe第一时间参加了申购。他以1元的价格申请8万份最终购得5万份左右(60%左右的配售比)。
  joe说:"买完就开始后悔",因为其它国内的基金都在疯涨,而南方全球处于封闭期内。虽然也知道基金的发售规则,但看着别人都在赚钱,而自己的"鸡"还在休眠,心里很着急。"既来之则安之,只好将来看看情况再说。"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封闭期结束,南方全球净值跌到了8毛多。此后一路下跌,最低的时候到了7毛多,joe几近崩溃。
  但跟其他QDII相比,南方全球表现还算过得去,"至少不是跌得最惨的",joe一脸苦笑对记者说。
  与初次下海的新基民joe不同,在媒体任职的周小姐有着多年的投资经验和理财知识,她在2007年10月份也买了5万份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如今净值跌至6毛多,"买后表现就一直没好过,老公天天埋怨我"周小姐无奈地表示。
  与发行时的超强预期相对比,现在QDII的表现的确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QDII年报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南方全球精选、华夏全球、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华安国际配置和嘉实海外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6.3%、-10.70%、-10.50%、-0.69%、和-12.10%。
  净值普遍六七毛 疯狂下跌谁之过?
  与相对理性的joe、周小姐们相比,面对QDII难看的净值,更多基民选择表达的情绪是愤怒。他们认为造成如此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基金经理水平低下,不能择机进行选股及资产配置,有效化解风险。因此,要求基金经理下岗的诉请一浪高过一浪,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的杨逸枫、嘉实海外的李凯等人都成了基民"口诛笔伐"的对象。
  "港股从高点下跌20%,亚太优势却下跌了30% ;港股从20500点上涨到24660点,上涨20%,亚太优势却从0.61上涨到0.69,上涨不到10%。基金经理到底是干什么吃的?"投资亚太优势的李先生愤怒地对记者说。
  南京的投资者王女士与李先生有同样的遭遇,她告诉本刊,当时就是看中了华夏全球精选所谓的稳健、均衡以及全球先机等宣称字眼,才购买了该基金,但万万没有想到这让她亏损累累。她认为造成基金亏损的重要原因就是基金违背了发行时的投资承诺,没有稳健投资,没有全球多市场投资,仅仅把"宝"押在香港的H股市场上,最终导致风险过大。
  而当中央财经大学贺强教授质疑"QDII或存猫腻"的说法后,更多基民的愤怒情绪也随之达到了极致。造成QDII如此亏损的元凶真是那些基金经理们吗?
  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振杰表达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事实上通过这几个月的运行表现,证实了基金经理的"水平还是挺高的"。全球基金下跌的那段时间里,QDII运作的水平其实还排在了前列。
  关于亏损原因,闫振杰认为应该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始料未及的爆发,港股直通车被叫停,匆忙建仓三个方面去探寻。
  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胡立峰也认为,有的QDII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建仓,没有很好地起到分散投资风险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建仓期应该在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银河证券分析师卞晓宁认为,QDII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与其所投资的基础市场的表现有很大关系。当然,基金经理的表现也是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她介绍说,通过与全球市场策略和风格类似的基金做过比较,"我们发现,他们的表现可以说是在一个平均水平的位置,并不是如大家想象的表现得有多差。建仓已经结束的QDII,主要是投资于在香港市场的A+H股。造成亏损主要是由于港股下跌幅度比较大,此外,就是投资相对来说过于集中所致。
  小于A股股票型基金17.15%的平均跌幅 是割肉还是观望?
  问及日后打算,joe表示"再等等",只要能涨到1块多,够手续费就赎回。而周小姐表示,她打算再观察观察,"实在不行就只能割肉了"。
  当2008年3月爆出民生银行(8.22,-0.28,-3.29%,吧)的一款QDII理财产品--港基直通车由于触及50%的亏损线而被动清盘的消息,更是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惧。很多基民在"走还是留"之间犹豫徘徊,"走"就意味着实实在在的赔钱,"留"又不知道前景到底如何。
  更多的基民在表达愤怒的同时,也对QDII寄存着些许期盼,不少人都表示"再等等看",大不了就"持有到退休吧",能够洒脱割肉而出的人是少之又少。
  "虽然基金是长期投资,但并不是抱着一只基金永远不动,特别是现在市场处于震荡行情,基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基金投资组合。"泰达荷银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缪钧伟这样建提醒投资者。
  贺强教授也建议,"要根据市场状况,不好的时候该跑就跑。割肉也要早割肉,不要捂到最后,连割肉的力气都没有。等到腰斩就麻烦了。"
  但也有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慎言"割肉",因为与其它基金相比,QDII目前已开始呈现回暖迹象。随着QDII基金三月份投资报告出台,理柏数据显示,4只去年发行的QDII基金三月份平均亏损9.58%,明显小于A股股票型基金17.15%的平均跌幅。"QDII基金分散风险、平均收益的作用已初步显现,并将进一步体现。"理柏报告称。
  QDII未来上涨的空间挺大 柳暗花明的春天
  随着QDII近期的反弹,不少基民开始了新一轮的"期盼"。部分基民对基金经理的工作开始表示了"理解"。当然还有基民对自己所投QDII在普遍的反弹中表现不够抢眼而气愤失望。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是否能预言QDII已经迎来了春天?卞晓宁认为,这轮反弹能否持续,还要依赖于基础市场也即香港市场的表现,而香港市场尤其是资金面受美国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她预计,至少今年在二季度,美国市场披露半年报之前的这段时间,可以说市场还是趋于稳定的。
  JP摩根资产管理亚太区CEO许立庆说:"我们认为次贷危机已经到了末期",从最近几周欧美股市的走势来看,已经慢慢从次贷危机所带来的阴影中走出来。首批出海的几个DQII基金净值也反弹得很快,"我们相信情况正在逐步好转中。"
  闫振杰分析道,现在是投资QDII的好时机,"我跟很多投资者建议要投资QDII",不要过于关注它原来跌了多少,你应该看的是它的未来。次贷危机已经跌到见底了,QDII未来上涨的空间挺大。
  卞晓宁认指出,看待QDII的前景,不仅要看整个投资组合的状况,还要看你对风险承受力和流动性的要求。因此,"我们建议,由于QDII目前还是集中于A+H股,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不会是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改变的,对于那些风险偏好比较低的投资者,还是应该配置一部分QDII比较合适,其中首推南方全球或是即将发行的银华全球核心优选,这种基金中的基金,可能更为稳健一些。当然如果你对港股比较看好,对收益要求比较高、风险承受力也比较强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华夏全球、上投亚太优势这些QDII。"
  港股市盈率只有A股的40% 海外投资恰逢时机
  虽然今年一季度港股因受全球股市的影响而异常波动,但对内地投资者的吸引力似乎并未减弱。
  ING4月15日发表的"投资者仪表板情绪指数"季度调查结果显示,香港是最受参与海外投资的内地投资者欢迎的海外市场之一。在受访的内地投资者中,今年一季度有55%的投资者选择香港作为海外投资市场,55%的投资者计划二季度仍以香港为目标投资市场。
  与多数受访者一样,获得某知名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的朱伟同样看好港股市场,他认为港股市盈率只有A股的40%,更具投资价值,而香港市场的T+0交易制度、无涨跌幅限制制度、融资融券制度,低廉的交易成本等因素也是吸引他的极大诱因。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港股从32000点下调至今,已有半年时间,根据2008年国企股的平均PE预测,平均值只有12倍,A股同样的水平是24倍,同股同权的情况下,香港市场的机会应该更多。和讯首席分析师文国庆认为,港股状况"还行",现在来看,下跌已经结束,属于一个上升期,前景也"很好"。他认为,普通人完全可以投资港股,没有什么问题,"关键要有稳定的心态"。(汪洋)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