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五一"黄金周缩水了,而被称为"小黄金周"的清明、端午、中秋假期成为新亮点。第一个"小黄金周"清明节将至,27日,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多家商场、超市、餐厅,面对新假期,众商家显然还没有准备好发清明财、分享节日市场蛋糕。
本报联合四川在线做了一个关于清明节度假计划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调查者没有外出远游的计划。
商家袖手旁观"寒食节"无食
清明又称"寒食节"、"禁烟节"、"熟食节"、"冷节"。这一天,民间禁止生火,只吃备好的熟食、冷食。古代清明节的传统食品有青团、麦粥、糯米酪、麦酪、杏仁酪、鸡蛋以及搅拌了盐醋的生菜等。
那么,商家有没有抓住这一点大做食品文章呢?
昨日,在成都市王府井、伊藤、家乐福等多家超市,记者没有看到以清明主题促销甚至销售的食品。销售人员说,不像中秋的月饼、端午的粽子,我们从来没有为清明节准备食品。对于知名度很高的青团,该销售人员称,那是江浙一带的习俗,四川不太流行。穿梭于各大商场超市之间的成都某食品企业业务员钟佳说,目前成都还没有哪家商场开辟了清明特色食品专柜。
成都的大慈寺针对清明节推出了清明思亲报恩节诵念法会,但并没有安排清明传统食品。有关负责人称仍然提供平时的斋饭,如果有人愿意吃冷食,点凉菜吃就行了。他表示,没有必要专门安排所谓的"思亲宴"。
城里饭店冷城外农家乐热
除了商场,记者还走访了多家饭店,也没发现以清明名义订餐的酒店。相对于城里饭店对清明的无动于衷,城郊的农家乐生意火爆。
今年龙泉驿的桃花节、新津的梨花节,还有各地举办的菜花节,恰逢清明时节。不少人在最近已经开始祭扫活动,结束后就顺便去乡村游玩一番,看花、吃饭、休闲。
在成都锦江区大安桥社区一路梨花公墓,公墓附近有家常味、风味土鸡等4个农家乐,这几天游客络绎不绝。正值春天,是踏青的好时节,平时来吃饭的人就多,加上清明将至,每天要摆几轮。大安桥社区书记崔进说:"4个农家乐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不少游客扫完墓,还要到附近的三圣花乡、中和镇,甚至到龙泉驿去看花吃饭。"
显然,清明节的市场蛋糕,城里冷乡村热。
短线旅游略显审美疲劳
在网上调查中,对于清明节的度假安排,44.8%的人选择祭祀亲友,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仅占14.95%。
第一次清明节小长假,大部分成都市民并没有外出远游的计划。在国美电器工作的张健说:"清明节假期总共才3天,去太远的地方玩不太现实,近的地方没有太大吸引力。平时工作很辛苦,利用这个假期在家好好休息一下。"假期时间不长,成为市民外出旅游最大的阻碍。在为数不多的有旅行计划的调查对象中,80%的人把出游地点选在了郊外的农家乐和离市区不远的景区。
针对这一情况,四川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康芮星老师说,"五一"黄金周的长假被分散到几个法定假日中,长线旅游的热潮将会有所减退。在成都市周边,已经形成了相对发达和成熟的中短线旅游线路,面对清明节这样的假日,中短线的旅游将会成为市民外出旅行的首选。但时间一长,就那么几个景点游来游去,短线旅游也难免审美疲劳。
看来,怎么分享清明这块新增的假日蛋糕,还需要商家们潜心研究,精心策划。(李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