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银行典当保险 向谁借钱划算
查看完整版本: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银行典当保险 向谁借钱划算
2008/5/5 17:18:40
  有句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市民陈先生这两天算是体会到了。他生意上急需20万元资金周转,但千筹万借只弄到了15万元,剩下的5万元苦无着落,于是他想到了将5年前购买的寿险退保。
  但当他来到保险公司说明情况后,保险专家提醒他,可以将保单质押贷款,或是通过银行、典当等其他手段"借钱"都可以解决燃眉之急,退保损失很大。
  其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会遇到类似的"缺钱"窘况。那么,通过银行、典当、保险"借钱",哪种方式更划算呢?
  方式一 银行--信用卡取现
  虽然有些银行,包括邮政储蓄银行,前几年就推出了小额贷款业务,但银行业内人士透露,银行更喜欢做大额贷款。从去年10月起几万元的小额贷款就被"封杀"了,即使多贷,达到额度,但可贷期必须从一年算起,办手续的时间也较长,通过此渠道"借钱"应急不大行得通。
  不过,有一种方式不要忽略,即信用卡取现,如果数额不大的话,这应该是最方便、最快捷的手段。不过,客户需要承担取现金额1%以上的手续费。同时,从取现当天或第二天起,还要承担每天万分之五的"利滚利"利率。
  方式二 典当--物品抵押
  到典当行贷款一般不问用途,可即时办理,快则几分钟,慢则几个小时。目前,典当物品拓展到了房地产、汽车、股票、影像器材等许多领域。据业内人士介绍,办理房产典当时,只要看房产证、土地证齐全,工作人员上门看过房子后,就可以估价了,很方便。而对于老客户来说,只要打个电话,典当行就可以把钱准备好随时等客户来取。
  典当行与银行最大的区别就是专做小额贷款,并且速度快,最小的几百元都行。目前,典当行已成为了"应急银行",贷款期限为5天至6个月。因为其费率较银行高,时下的融资利率上限为月息4.5%,所以客户一般贷10天至1个月的较多。
  方式三 保险--保单质押贷款
  保单质押贷款,也就是保单所有者以保单作为质押物,按照保单现金价值的一定比例获得短期资金。目前可以用来贷款的是具有储蓄功能、投资分红型保险及年金保险等人寿保险;医疗费用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以及财产保险不能质押。一般情况下,投保人可以直接从保险公司获得质押贷款,如果投保人购买的是银行代理保险产品,也可以将保单质押给银行。
  业内人士介绍,相对银行贷款来说,办理保单质押手续比较简便,投保人只需带齐保单、身份证等证明到保险公司或银行,半个小时内就能完成。在签订贷款合同后,一般10个工作日内就可拿到钱,而小额贷款两三天即可。需要提醒的是,保单期满后贷款一定要及时归还,一旦借款本息超过保单现金价值,保单将永久失效。保险公司和银行根据自身的情况,各自具体确定保单贷款的利率。
  提醒 银行比保险公司宽松
  银行和保险公司对保单质押贷款的期限和贷款额度是有区别的。保单质押贷款的期限较短,在保险公司贷款一般不超过6个月,而在银行贷款期限多为1年,建行等还可达3年或5年。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保单现金价值的一定比例,各个保险公司对这个比例有不同的规定,一般在70%左右;而银行则要求相对宽松,贷款额度可达到保单价值的90%。
  此外,银行办理保单质押贷款还设定了最低贷款金额。工商银行要求2万元起贷,而中国银行起贷线为1000元以上,建行5000元以上。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只受理经由其售卖的保单。据了解,目前,中国银行可为平安保险的投保人提供贷款,建设银行限新华人寿和太平洋人寿两家产品,工商银行可贷款的包括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和太平人寿保单。
  链接
  保单质押有学问
  同样是通过质押保单来贷款,贷款期限相近,不同保单的贷款利率却截然不同。同样一份保单,在银行和在保险公司质押可获得的贷款额度可能相差上万元。寿险专家提醒,在向保险公司办理保单质押贷款前,需考虑贷款利率、贷款期限及金额、续借要求三个因素。
  因素一:贷款利率。保户利用保单质押贷款需要支付利息,而不同保险产品的质押贷款利率往往不同。专家建议:保户在用保单质押贷款前,应该仔细比较一下保单质押贷款的利率与其他渠道贷款的利率,看哪种贷款方式更合算。
  因素二:贷款期限及金额。不同保险公司保单质押贷款的期限不同,最高贷款金额也有较大差别。专家建议:利用保单质押贷款只能做短期周转之用。另外,保户应在投保前就仔细比较不同保险公司关于保单质押贷款期限和金额规定的差别,选择将来贷款时更具灵活性的产品。
  因素三:续借要求。通常在保险公司办理保单质押贷款,保户在贷款到期后都可以续借。专家建议:保户在保单质押贷款前,要详细了解保险公司对于续借的要求、对未偿还本息的处理方式以及逾期还款贷款利率是否增加等等。另外,保户也可在保单生效后将其抵押给银行,向银行贷款。(王丹)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