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idadaozei
2008/5/4 20:42:24
和女儿共进晚餐,习惯和女儿在这样的时候交流。看着女儿若有所思的样子,便问她在想什么。她问我“妈妈,女孩子是不是只要嫁得好就行了?”我反诘“为什么会问这样奇怪的问题?”她说今天老师是这样说的。说女孩子学习不必太发狠,晚上不可熬夜,要学会保护皮肤,以后只要嫁个好老公就行了……听后为之愕然。我愕然如此世俗的观念会流进纯净校园,我愕然人类灵魂工程师会灌输这样不利于学生心理成长的理念。韩愈在《师说》中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老师这样的传道、授业、解惑,我实在无法恭维。中学时期是个过渡的阶段,也是汲取知识的黄金时代。教育是百年大计,是需要家庭、社会、学校来共同配合,而学校的教育又是至关重要,学生也总视老师的话为圣旨,然而现在就想着要怎样嫁得好未必过早。
当着女儿的面,我驳回了老师的言论。我例举了几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花木兰替父从军、谯国夫人威振南疆……
或许老师说的也有她的道理。只怨自己生来愚钝,目光短浅,不能领会更深层的意境。诚然,在现实中,用婚姻做为跳板的比比皆是。因为社会分工和男女体能上的差异,男人应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女人的保护神,养家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如果男人是一棵树,女人便是一条缠树的藤。因此男人的压力比女人大。一个女人可以无所事事在家做些轻松活,没人会笑话,如果一个大男人整天赖在家游手好闲,便会让人看不起,背地里会指指点点说其“吃软饭”,没出息。古语道:郎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问题是谁能生就一双慧眼可以预测自己将来的婚姻是否幸福?再说要嫁个好男人,还得有耀人的资本,那便是年轻漂亮。可大家都知道再年轻再漂亮也难抵岁月的无情,纵然是风华绝代,老了的时候那张脸也不着往日美丽痕迹。自古红颜多薄命。来看古代四大美女的结局:西施只能以身侍夫差,昭君只能去那个“鸟不拉屎”的边疆,貂禅在吕布之后更是被关公斩于赤兔马下,杨玉环空有三千宠爱于一身,最终也不过是魂归马嵬坡。
光是徒有虚表的女人又能让幸福保留多久?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物质决定着意识。男人有了钱,还愁身边没有女人?他会找比你更年轻更漂亮的女人。况且现代人都有审美疲劳,一个花瓶再漂亮也终究不过是花瓶,华而不实。看久了新鲜感顿失,也自然厌了。有良心的还能表面维持,没良心的会把你逼走,叫你成为弃妇。
上帝不会把美丽眷顾到每个女人身上,对于那些长相对不起观众的女人来说,这条捷径便走不通。一个女人如果没有美貌,她一定要有智慧,且智慧的魅力比美貌更长久。众所周知的英王妃黛安娜,美丽绝伦的她竟然败给了毫不起眼、姿色平平的卡米拉。显然“美丽的女人笑在前,聪明的女人笑在后”。最完美的当然是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这是女人中的精品和极品,属凤毛麟角。像武媚娘,虽然她的毒辣让人不齿,可就是她凭着自己的美貌和智慧让李世命父子浴血打出来的江山掳为已有,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女人不能因嫁得好而窃喜,最重要是靠自身的能力。女人的地位越来越高,和男人同站一起跑线上,与男人同工同酬。商界、政界频频活跃着女人的身影,众所周知的我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菲律宾女总统阿罗约,智利女总统巴切莱特……还有许多的女市长、女局长、女厂长等,枚不胜举。她们以不争的事实向世界展示半边天的风采,赢得了男人们的尊重。
一个女人如果能嫁得好固然好,却不能只寄希望是否嫁得好。有很多表面看似嫁得好的女人,又真正有多少是幸福的?笑容背后又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泪水?就像那双看似华丽精致的鞋,明明穿着不合脚,任鞋将脚磨成血泡,还照样强装笑脸在人前炫耀。女人不是男人的从属品,这世界没有谁离了谁就不能活,即使嫁不好,也要给自己留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