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 孩子的第24条染色体
文/本刊记者 林琳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人类固有的23对染色体基因,让孩子拥有和父母相似的五官和性情,但是可能很多人并未注意到,父母对金钱的概念和处理方式正通过生活细节和思维习惯变成孩子的第24条染色体基因,决定着孩子未来是否会。
在摇摇车里就能开始
优生学上,孩子的行为习惯在0至3岁已经形成,也已经完成了对事物的基础认知。除了认识钱,更多的衍生品,比如信用卡、账单、房贷、外币、股票、基金这样的基础概念在0至3岁渗透到孩子的金钱认知里也很合时宜。孩子在这个时期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所以,父母是陪孩子一起成长的第一任理财师,父母的理财观念和习惯,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下外国很多好的儿童理财观念非常系统,但是没法在国内推广,最主要的还是人的意识问题。”在阳光理财培训师陈昱看来,中国儿童财商不成熟,关键问题出在父母身上。“现在国内的父母本身财商也不是很健康,做父母的都是二十岁以上的人,由于中国经济转型太快,很多人的思维和习惯系统还没有形成,注定这代人是中国最缺乏财商的一代。”言不能传所以身不能教,父母对财商教育的不理解和不契合也势必影响他们教育和影响下一代。“这一代父母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钱是什么、财富是什么,就被社会的大潮一窝蜂推向了股市和房地产”,陈昱说。
好习惯胜过学知识
财商智慧跟其他的专业知识不同,理财是一种思维习惯。如果一个家庭的年收入超过30万元,那么该考虑的就不是如何花钱,而是如何花对钱。“人和金钱的关系存在很多方面,源于童年的映像”,陈昱说,“要让父母先学习好的理财习惯,而不是理财知识,然后才能影响孩子。”怎么看股票K线图远没有决定投什么的感觉重要,这种感觉不是学来的,而是源自于孩子童年的思维习惯。
“一个人对财富的认知从小时候就开始形成了,童年接受的心理习惯和认知会影响一生。”从陈昱的研究数据看,孩子早期的童年环境和行为习惯会影响到他十几年后在社会上的方方面面。
比如带孩子去玩具商场买玩具这件事,不同家庭表现不同:A家庭妈妈去之前就说这次没钱,只看不买,孩子去了就看看; B家庭的孩子家长予取予求,要什么就买什么;C家庭妈妈开始不买,但孩子一哭闹,妈妈就受不了周围人的眼光,最后妥协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