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当心!别被装修套餐“套”进去
查看完整版本:当心!别被装修套餐“套”进去
2012/3/7 21:12:45
  “我选的是超值特惠套餐,为啥装修花费反倒更高呢?”针对近期消费者在家庭装修中遭遇到的消费陷阱和消费投诉,昨日河北省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发布家居装修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认识“装修套餐”,装修验收千万别马虎。

  理性认识“装修套餐”

  现象:“装修套餐”这种装修方式对于消费者是具有一定好处的,使消费者能够一站式完成装修,但一些装修公司往往用低价的套餐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而在宣传方面通常没有描述套餐的局限性,没有提及额外的收费项目,报价比较模糊,正是这些不明确的地方为日后的各种“增项”预留了空间。

  提示:消费者在选择“装修套餐”时一定要理性,事先要问好什么内容包括在套餐内,什么不包括在内,同时还要衡量“套餐”是否符合自己的户型特点;签订合同谨防陷阱。要认真、仔细签订装修合同,对工期、验收、付款方式、违约责任、售后服务等条款做出详细规范的规定;同时还要明确主要材料的产品型号、价位、等级和数量,对套餐之外增收项目的收费标准也要进行约定,避免装修费用超支。

  不要高价位配低档品

  现象:一些消费者签订装修合同后,便当甩手掌柜,一切全部交由装修公司完成。殊不知一些装修公司选用材料时往往是以低等品冒充高等品,或使用劣质建材,甚至偷工减料等。

  提示:装修时,消费者要多了解装修知识,经常去施工现场,或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跟踪检查,查验施工建材,查看外包装上有无相关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等信息,必要时索要进货凭证,查验相关建材的真假和优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使自己的装修风险降到最低。

  验收质量别马虎

  现象:一些消费者在装修完工后,未验收或随意验收便将装修款付给装修公司,事后发现装修存在质量问题,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处于被动地位。

  提示:装修完工后消费者要根据装修合同,查验装修实际效果、装修细节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查看是否存在漏项或明显缺陷;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重点查看,如暖气是否漏水、卫生间是否渗水等;如果装修合同中对空气质量有约定,还要查看装修后的室内空气质量,做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燕赵晚报)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