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牛股
查看完整版本: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牛股
2012/2/29 8:19:49
[第01页] [] [] [] >>
  编者按:过去二十年的A股市场激荡飞扬,以五年为一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涌现一批涨幅巨大的牛股。在这些牛股的背后,则是清晰的投资主线--或者是网络科技的梦想,或者是从庄股向价值投资的过渡,或者是资产、资源价格的重估……解读这些投资主线背后的经济、货币、市场偏好等背景,或许能为时下这个五年的投资提供指引。
  2011--2012
  等待戈多

  进入2011年后,A股市场投资者对未来的迷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次贷危机叠加欧债危机,通胀压力叠加房价压力,使得此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投资和出口同时进入到了瓶颈期。经济需要转型,股市投资者则迷失了方向。伴随这种迷惑,2011-2012年的A股市场并没有出现能够反映清晰投资主线的牛股。
  时势造英雄
  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划分,可以清晰发现从1996年到2010年期间,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一批涨幅可观的牛股。事后来看,这些牛股崛起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或者说,就牛股的个体来说,其产生有一些偶然性因素,但就同一个阶段的牛股群体来说,他们的出现则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1996年至2000年是庄股最后也是最疯狂的舞台,在那个五年,市场见证了银广夏、南开戈德等一批庄股的表演。对于投资者来说,"与庄共舞"、"跟庄"成为最重要的投资策略。而到了2001至2005年,市场监管明显规范,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力量也开始不断壮大,伴随这一背景的变化,"庄家"倒下了,市场偏好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价值投资开始登堂入室,于是贵州茅台()、云南白药()等一批蓝筹股开始在2001年后持续上涨。
  股价最终都是一个货币符号,当货币足够多的时候,不仅资本市场会出现大牛市,一些具备重估题材的股票也会一飞冲天。2006-2010年是中国外贸顺差不断扩大的阶段,也是人民币历史性升值发生的时间段,这两个因素共振意味着资本市场流动性泛滥。于是,带有重估属性的股票在这个阶段明显走强,比如有色金属类股票,又比如地产股等等。
  牛股的产生也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总体来看,从1996年至今,中国经济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速,但增长点明显不同。比如,1996-1997年是家电企业不断壮大成长的时期,家电板块牛股辈出;2000年前后,美国的"硅谷效应"扩散到全世界,网络科技股大行其道;而2006年之后,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投资性项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因而地产、工程机械等投资类股票大行其道。
  2012,等待戈多……
  2011年是新一个五年的起点,但是从近一年多的个股统计看,尚难以看到清晰的投资主线。统计显示,2011年以来,A股涨幅居于前十位的股票多为以ST股为代表的重组股和文化传媒类股票,从中难以发现明确的持续性主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在宏观调控背景下,2011-2012年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货币政策持续偏紧,市场持续下跌,难以为牛股崛起提供良好环境,因而往往只有重组类股票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
  其二,进入2010年后,中国经济过去增长依赖的投资和出口都进入了瓶颈期。在投资方面,房价压力和物价压力显著增大,加之问题贷款引发的地方投资能力下降,都使得投资增速继续大幅增长的土壤开始贫瘠;而在出口方面,欧美经济在2010年前后相继进入衰退期,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成本优势本就逐渐下降的中国出口企业的成长性明显降低。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瓶颈期,中国经济开始谋求转型,但未来增长的动力究竟在哪里,显然还没有水落石出。这就导致资本市场投资者进入到一个相对迷惑的时期,反映在市场走势上,就是传媒等新兴产业各领风骚两三月。
  当然,迷惑可能只是暂时的。展望"十二五"阶段的后三年,如果中国经济增长不出现大幅衰退,那么相应的领导力量就一定会出现。虽然带领经济继续前行的动力在哪里,目前仍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行业或者产业一定要有足够大的体量,更要有足够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01页] [] [] [] >>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