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网络上爆发一股晒账热潮。众多工薪一族希望从自己的账单中发现问题、挖掘财富,从其他人的账单中学习经验、总结教训。不少人已经习惯随时随地记账,不落下任何一笔收支。这样的账单,不仅是财务记录,更是生活记忆。股市一蹶不振,证券、基金类投资资产大幅缩水,物价持续上涨,人们越发感觉到货币贬值的压力,促成了众多网友晒账单、晒生活。可见,理财越来越被市民重视。 晒一晒你的年度理财计划 晒账更主要还是分析个人财务上是否存在诸如冲动消费、负债消费之类的问题。很多晒账的"财主"惊呼入不敷出,月光族、白领族密集出现;也有"财主"淡定表示,这一年储蓄了收入的一半,理财效果明显,令不少人羡慕嫉妒恨。 今天起,正式面向市民征集年度理财计划,为大家提供一个"晒账"的平台,晒一晒你的账单和理财计划,这是理财的基础,然后邀请各大银行理财师为大家"出谋划策",例如,看看需要改善哪些方面:比如减少网购支出,增加强制储蓄,注销不必要的信用卡等等。其次,针对不同人群的情况确立一个目标:比如新的一年要存多少钱,或者买车买房等大宗消费,或者做更进一步的规划,如是否调整个人投资结构,购买新的保险或基金等。有了基本的理财计划,自己新一年的财务安排能心中有数。 幸运市民与银行行长共进午餐 在诸多金融机构中,现阶段人们和银行打交道最多。买房子瞧病小孩上学,哪怕是到超市买个东西,大事小事,都能和银行沾上点边。可是银行跑得不少,想要一见银行行长本人却不容易,更别说是沟通交流。 在策划的年度理财计划活动,我们将征集市民的理财计划,同时,也联合南京多家银行,强力推出"与行长有个约会"大型活动,将组织在年度理财计划中有一定想法的市民与行长有个约会。 无论你有对个人资产增值的强烈渴望,还是有对银行改进服务与业务的金玉良言,都可以和行长边吃边聊,在享用美味大餐的同时,一起谈谈当前热点经济话题,听听行长们的心里话。说不定一顿午餐,可以解决你的理财困惑或是融资之急。你的善意提醒、金点子,或许将为银行带来一次全新的变化。 1、 90后新晋职员 刚踏入职场的新人如何不做"月光族" 2、 80后单身白领 80后年龄层正处于人生起步并且迅速上升的阶段,要买房买车,还要学会理财 3、 70后中产家庭 中产家庭如何配置家庭中长期稳健的现金流 4、 60后成功人士 60后人群儿女大多长大了,如何为自己的生活包括养老做些规划 个人姓名、年龄、从事职业和家庭收支情况。其中家庭收支情况包括--成员收入、日常主要支出、自己已有的理财方式或理财计划,以上必须真实、详细(为参与者保密)。 办张存折 一点一滴累积财富 "理财我不懂啊,之前从没有接触过。""现在没什么积蓄,根本谈不上理财,能够花就不错了。"提到理财,90后职场新人如是说,针对身边的90后新人进行了随机采访,发现多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没有明确的理财概念,在他们看来,现在还不是理财的时候,等以后赚钱多了或准备结婚及至结婚后再考虑。其实,专业投资理财专家的观点是:"钱多钱少,都有财可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同样是90后的小李,大学毕业还没满一年,但是已经积攒下了将近4万元存款,"这个数字在我们同龄人中很是少见,大家都挺羡慕我的。"小李坦言,其实自己也没有什么理财诀窍,无非是比别人在钱上多了些考虑,然后节制花销,自然就有了一定的积蓄。小李每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薪水,单位福利还不错,因为是本地人,早中饭都在单位解决,所以免去了食宿花销,每个月的开销基本用于交际、买衣服、电话费以及交通费上。"年终奖还有一万元的红包,分文没动存了下来。" "在每个月4000元收入中,我控制自己将1500元作为必要的生活费,其余都存在工资卡里,同时只办一张信用卡,防止自己过度消费。"小李告诉,其实工资卡以及信用卡刷卡记录还是可以好好利用的,进账和消费记录实际是天然的账单,不时查看账单可以知道开销流向,督促自己理性消费。 小李认为,相比银行卡,自己更喜欢使用现在不流行的存折理财。"存折每一笔钱存入时间、利率和金额都有迹可查,而且取钱手续复杂一些。所以每当卡里的余额到达一万,就提出存入存折,定存1-3年。" 理财专家建议,单身期的青年个性冲动、开销大,没什么个人财产,要为未来家庭积累资金。小李可以适当购买一些意外伤害险、责任保险,但是比重不需要太大,5%-7.5%放在保险,也可以尝试用20%的资金定期、定额投资基金。采取每月定期、定额介入,这也是一种强制储蓄的措施。刘雨薇 随着70后中产阶层队伍的壮大,这类家庭对投资理财的需求也不断深化。第一代创业者从青壮年逐渐过渡到中老年,事业接班与财富传承的需求逐渐展现。如果一个家庭几年前购买了一套投资用房,现在的可投资资产已轻松增长到百万元级别。而市场上的投资品种大量增加,证券公司、银行、信托公司都在为这类的高净值客户提供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和服务。70后中产家庭已经从"简单理财"进入到了"理财规划和管理"阶段。 采访中,今年40岁的南京市民李先生拥有一个典型的70后中产家庭。工作稳定,福利非常好,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年底还有5万-10万元奖金。妻子在一家外企工作,年收入工资加奖金约12万元,儿子9岁,正在上小学。家庭自住用房是单位分配的,夫妻两人几年前还另购置了一套面积不大的房子用于投资,现在已经升值到了200万元左右,年租金3万元。除42万元分10年期未还完的部分房贷,家庭还积攒下来约50万元现金资产。 李先生告诉,李先生一家给出的理财规划如下,家庭年节余在30万元,主要针对于孩子教育金及夫妇二人养老金规划,拿出5万-10万元定存,以及购买短期理财产品。不会直接参与既不感兴趣也不熟悉的高风险投资,但会配置一些资金到基金定投中,目前也持有了10万元左右的基金产品。在第三年,家庭可投资现金资产可以达到100万元以上。"到那时,为儿子以后着想,我们计划等贷款还完,财务稳定的状况下再买一套房。" 对于这一类70后中产家庭来说,已有一定资产积累,在保护资产的同时,资产积累的模式从"人赚钱"渐渐转到"钱赚钱",同时花钱也就是现金支配的需求也很旺盛,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是否为子女教育、为自己的养老退休生活进行了合适的拨备?甚至于是否对于遗产传承中可能的税务问题进行了准备,是否考虑到了身后向多个家庭成员进行的遗产分配等等。 目前,向南京市民征集"年度理财计划",如果您正是70后,也拥有一个70后家庭,欢迎来信晒晒你们的家庭理财计划。同时,还有专业的理财专家答疑解难,为您的理财计划提出最切实可行的建议。刘雨薇 年入近40万 积累重在"钱赚钱" 提早做好养老规划 今年48岁的刘女士,眼看就可以提前退休了。想着退休后有些事情干,前两年便开始学习炒股。"一开始投入5万元,赚了几千块钱,挺开心的;现在全被套牢了,亏了3万多元,挺上火的。" 刘女士说,自从儿子大学毕业后,她和老公开始攒钱,银行里的积蓄好不容易才上了6位数。之前看见红火的大牛市,人家赚钱赚得欢,就嫌存银行利息太低,便拿出了5万元试着炒股。刘女士和老公商量,退休后真的要做"职业股民"吗?他们也去了不少证券营业部观察,发现一些银发股民看见股票跌得厉害,悄悄地抹眼泪,心里感到酸溜溜的。 理财师介绍,这个年龄层的人儿女大多长大了,他们可以更多地为自己的生活做些规划,也可更多向自身倾斜。这个阶段的人群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疾病。此外,60后人群还需要考虑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养老规划也是必须要尽早解决的问题。 在选择养老产品时最好考虑能够看到固定收益的品种,以确保生活开支有所保障。这个阶段的人群需要尽早做好养老规划,大部分职工退休后享受的是社会统筹养老保险,退休后收入会大幅度下降,如何保持较高生活质量是思考的重点 。对此,60后人群可以选择既有固定收益又有疾病保障类的投资型保险产品,如分红险,这类产品虽属于投资类产品,但风险较低,通常具有保底收益,既可以对他们有一定疾病保障功能,又有增值的作用 60后人群接近退休,需要考虑退休后的生活问题,所以养老规划是必须要趁早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企业单位上班的人群,因为养老金双轨制等原因,养老金替代率较低,如果不尽早筹备养老问题,容易导致退休后生活品质出现急剧下滑的危险。同时,保险产品费率一般与年龄成正比,越早投保,保费越少,同时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退休资产的积累。 在为自己进行养老规划时,60后最好考虑能够看到固定收益的品种,一则储蓄养老所需,二则抵御通胀,使养老金购买力不缩水,以确保老年生活开支保障。 金菁 理财大胆 节约不够 80后年轻人的投资观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人,属于典型的积极进取型,热衷股票基金投资,热衷尝试各类理财新产品。而另外一部分人,以城市低收入年轻人为主,由于积累微薄、工作简单,对于投资概念不重视。 但无论是哪一类80后,据了解,投资收益都不理想。对于前一种人,持有激进理财观点者居多,鸡蛋时常放在一个篮子中,炒卖股票等高风险投资产品的人不胜枚举。而恰恰是这几年,股票市场跌宕起伏,真正赚到钱的散户数量很少。不少人买基金、黄金,尝试新品种,投资种类之丰富应在各类人群中名列前茅。两类人的共同特点是很少存银行定期,基本不买国债。 一些银行理财师认为,80后、90后正是培养理财习惯和理财能力的关键时候,也正值适婚年龄,需要"房子"、"车子"和"票子"的时候。切忌盲目跟从市场态势进行投资,无论牛市或熊市,首先投资应该理智,年轻人应选择适当风险的理财项目,在有限的收入下,以利于积少成多。 市民小张是一位工作了5年以上的白领女孩,因为还没结婚,她不用买房不用买车,月薪7000元的她平时总想着怎么理财。"现在我的收入肯定可以养活自己,但是总觉得自己花钱有点大手大脚,希望能有合理的理财规划。" 而与小张比,收入并不算多的80后单身美女小王,她的月薪虽不足3000元,但依靠投资基金及合理的理财安排,不仅可以定期旅游、美容而且还有一笔小存款。 上班族如何进行理财,是很有学问的。对此理财师建议,从实际理财案例看,上班族因条件所限,需要在细节上多注意。比如首先要学会节流,不必花的钱要节约,一年下来可以省下一笔可观的收入,这是理财的第一步。其次还要做好开源。有了余钱就要合理运用,使其产生较大的收益。此外,还要善于计划。理财的目的,不在于要赚很多很多的钱,而是在于让将来的生活有保障或生活得更好。所以说,理财不只是有钱人的事,工薪阶层同样需要理财。在理财时,合理安排资金结构也很重要,在现实消费和未来收益之间寻求平衡点。除此之外,投资者还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来考虑收益率:高收益的理财方案不一定是好方案,因为收益率越高,其风险就越大。因此适合自己的方案才是好方案,不要盲目选择收益率最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