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那些人,那些事儿--2012年春节
查看完整版本:那些人,那些事儿--2012年春节
2012/2/6 9:20:25
  采风活动侧记
  编者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虽然去年股市很糟糕,但是《红周刊》春节回到久别的家乡,那份亲情却依然浓的化不开,变化的只是家乡越来越"洋气"了,乡亲人理财小算盘也打得越发响了。
  把盏闲话投资
  我家位于桂林市阳朔县,是20元人民币背景图案所在地。阳朔依山傍水,步步皆景。过年了,我们三五好友在漓江边的小馆里边饮茶,边聊起了新年投资规划。
  "我和孩子的高尔夫教练准备合开一个高尔夫学校,他已经去美国学习去了。"小沙说,他开着一家规模不小的珠宝店,平常交由家人打理,自己就做做期货、打打球,这些年稀缺投资品价格暴涨,他当年囤积的高档翡翠、普洱茶、木雕、奇石,甚至从酒厂直接拉回来的茅台酒,翻倍速度惊人,让我每每佩服他的眼光。这次开高尔夫学校,难道说不久后高球也会跟羽毛球一样普及了?
  "我还是实业和证券一起做,去年自己租地种菜,自己发豆芽,用剩下的豆壳喂鸡,鸡粪养鱼,鱼塘里的淤泥用来做桂花树的肥料,循环种养。"霄爸说,"最好在漓江边开家绿色主题餐厅,我们一边吃着放心菜一边操盘,餐厅四周全是证券书籍,结交朋友,普及知识,好不开心。"
  "都说股市一赢二平七亏?我偏不信,今年我就要入市,要是那么多人赔钱,为什么还趋之若鹜?"一个闺蜜有点固执地说。我赶紧打断:"呃……不是说入市不好,而是很多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入市,要不,你等霄爸的主题餐厅开起来先去了解基础知识再说?或是去《红周刊》官网看看我们的刊物也能事半功倍,呵呵。"(黄正君)
  乡亲理财门路多
  我的家乡是山东聊城,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家乡人一向以踏实、能干、朴实风格著称,乡亲们更看重的是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赚取薪水。但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家乡人开始涉足投资界,齐鲁证券、天同证券、中信万通证券等营业部纷纷在聊城设立。作为证券工作,本次感受最深的就是家乡人赚钱多渠道、投资多元化。
  
  回家见到的第一个亲戚就是我舅舅,还记得去年春节他还在滔滔不绝地跟我讲着他独特的致富经--投资房地产,今年他已经变为身兼数职的业务经理。舅舅庆幸地告诉我,他在国家刚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后就把作为投资的房产卖掉了,为他省去了很多麻烦事儿,现在他的理财资金,只有少数还留在房地产市场内,更多的钱已经去做了实体经济,加盟当地的服装厂就是其中一个项目。
  表姐的投资之道更令我惊异,她是我们村儿第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竟然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去炒了外汇。表姐说这部分钱是从以前投资股市的资金中分离出来的,房产调控、股市低迷,而存款又跑不过CPI,在下了万般决心之后,就和同学研究了炒外汇的学问。听她这么一说后,不禁觉得自己已经很Out了,虽说也算混迹于投资界,但眼光远没有她们宽阔。
  
  说到理财之道,家乡虽然只是一个小镇,但农业机械化已经用不到那么多劳动力了,听爸爸说家乡大部分年轻人都把田地交给专人打理,收取租金,然后自己做生意或去大城市打工,而新时代的年轻人大多都有投资理念,剩余资金都会投资到不同经济领域来升值,而不单单是存银行了。(郝艳辉)
  家宴上,股评家难当  
  都是去年跳槽到《红周刊》"惹的祸",在亲友们眼中,我从原来的财务"砖家"晋升为了股市"砖家"。"你说这节后是涨是跌啊?""依你看,明年这股指区间波动范围在什么区间啊?"平心而论,我哪里知道这个?要是真有水晶球能够提前预知,我还用在编辑部靠"爬格子"挣钱吗?面对那些提问人殷切的目光,我也只能摆出一脸的无辜和茫然。直到二姨对我使出"激将法"说:"你这小子,越来越不实在了啊,大家就是随便聊天嘛,又没让你负什么责,你还老藏着、掖着的!"
  得,要是再不张嘴说话,这罪过可就大了,我也只好充起了"大辈儿":"要说这行情走向啊,我可是真拿不准。《红周刊》有的是高人,但真不是我,本质上咱就是一会计。我觉得吧,这炒股就跟买白菜一个道理,我妈说今年白菜便宜,得多吃点,估计明年肯定没这价。股市也跟着大白菜一样,有自己的规律,高高低低地轮回。鬼才知道节后是涨是跌呢,但目前的位置至少不是在高位了吧?"见我终于开了金口,饭桌上更热闹起来,刹不住车了。"你们单位看好哪个板块?哪只个股?""这欧债危机能不能消停了?""这个机会是在蓝筹还是创业板啊?"充大辈儿的结果便是继续被狂轰滥炸。
  "依我看啊,各位叔叔大爷们还是别跟股市较劲了,这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东西,玩玩就得了,千万别当真。郭****不是都说了低收入人群不太适宜参与,良药苦口啊。"我回答了一句特"三孙子"的话,说完后又觉此语太有伤亲朋们的理财热情,遂"抹稀泥"道:"随便瞎说哈,各位叔叔大爷可别信我,我这都还套着呢。咱是学财务管理的,在股市这行是个门外汉,屁都不懂!"
  饭桌上顿时沉寂,倒是小舅打起圆场:"对对,不说股市了哈,爱咋地咋地吧,都不是咱们普通人能预测的。哎,现在有个项目你帮我琢磨下,借人家一万块钱,每个月的利息500,干得过不?""高利贷啊?!这水可比股市深!要不您还是炒股去?"(田刚)
  堂姐家年俗,改了
  打小回老家过年,印象中鸡、鸭、猪、鱼、满满地摆了一大桌。单是猪肉,家乡人就做出口条、猪头肉、肥肠、咸肉、肉丸等不同花样。可是今年回到位于南京市郊的老家,却再也见不到这样热闹的景象了。
  刚进门,我就闻到了一股扑鼻的香气,一打听,果不其然。锅里正炖着堂姐单位从远郊农村定点收购来的土鸡。就是嘛!养鸡场的"西装鸡"哪能和吃草和虫子的土鸡同日而语呀!我小的时候,堂姐家自己养鸡,可以近年随着城市扩张她家早就不养鸡了,而且也即将拆迁搬离。所以,我算是有好口福,堂姐家一年也难得吃上一回土鸡,我赶上了。
  堂姐的计划是,土鸡汤做火锅底料,菠菜、小白菜,大白菜、萝卜、莲藕往里涮,吃着既热乎又健康。再配上一瓶朋友从法国带回来的红酒,这年就过起来了。"菜是你姑自己种的,绝对绿色",表姐自豪地介绍说,生产队的土地早被征去盖了楼,最后一点自留地种的菜自然是留给自己吃。现如今到北京菜市场转转,这样好的菜一斤卖个十块、八块的太正常了。与当初满桌大鱼大肉比起来,今年的这顿火锅宴也不便宜。
  
  堂姐快"奔四"了,一家三口住在离老家不远的新建社区里,100多平的大House,比起我在北京的蜗居,不知强了多少倍。孩子去年上了双语小学,家里日子越来越好,就开始注意起了养生。"少吃肉、多吃素,不喝白酒、少喝红酒"成了家里过年的新风俗。今年,在公司做会计的她为了接送孩子上学,也买了一辆日产小轿车,成为她们那个民营公司里最后一个拥有私家车的员工。
  
  这点钱对她不算什么,我可知道只要一拆迁征用,补偿给她几辆车钱是"小轻松"。什么都是物以稀为贵。统计局说城镇人口首超农村,富裕农村的户口可是越来越值钱了。(郑捷)
  农村堵车也疯狂
  好不容易逃离"首堵"北京,我们兴高采烈地回农村老家过年,可没想到大年初二刚出门竟然也遇到了堵车,平常也就10多分钟的车程我们走了快半个小时。
  按照老家的风俗,初二这天做外甥的要去舅舅家拜年。一大早,我们就热了车去20里外的县城给二舅购买新年礼物。车是SUV,比较宽,可村里的路却依然是20多年的小胡同,而且由于缺乏规划还九曲十八弯的。在这狭窄而又峰回路转的胡同开车那是相当地考验技术。
  好不容易颠簸着驶出了村子,终于开到了宽敞的乡间公路上。可没想到,刚开出不远竟是一点也动不了。虽然这乡间公路足有6米宽,但是架不住这春节期间突然增多的车流阿!这南来北往的车流中,既有50多万元的奥迪、宝马,也有10万元左右的丰田、现代,还夹杂着城乡公交车和五菱之光,这些车除了豫E本地牌照外,也有很多晋、蒙、京等外地牌照。
  "这两年农村人手里都有钱了,连乡间公路上都堵车了!"老公感慨地说。林州是建筑之乡,乡亲们在外面包工盖房子忙碌了一年,手头有点钱回乡就做两件事:一是建新房;二是买轿车。老公的中学同学去年做生意赚了一把,年底花30多万买了辆车。用他的话说,此时不享受更待何时。不过,这也对农村路况形成了挑战。这不,"滴、滴、滴……"我们焦急地按着喇叭,可是"车龙"还是缓缓徐行,急死人了!按照风俗在午饭前我们必须要赶到。
  花了比平常多2倍的时间我们终于赶到县城,匆匆忙忙买完礼品,赶紧去二舅家拜年。这一路走得比较顺畅,因为二舅家住在偏僻的太行山区,虽然路很窄但是勉强可以错车。不过,刚进他们村儿麻烦又来了!由于刚下过大雪,村里的主干道非常湿滑,要想把车开上去也不容易,一些走亲戚的人干脆把车停在村口,结果堵了路了。
  "我今年一定要买汽车股!这消费强劲的,也太给力了!"我狠狠地摔上车门,拎着礼物步行上山拜年。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