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龙年龙洋俏 下叉先打假
查看完整版本:龙年龙洋俏 下叉先打假
2012/2/6 0:52:25

  重庆市收藏协会副会长、知名钱币专家刘瑀在对钱币进行鉴定。 唐浩 摄
  近日,市民张先生向"现场鉴宝"栏目送来四枚银元,均为清代龙洋(清末各省所铸银元的总称)。最终,经重庆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刘瑀鉴定,其中"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元"为真品,其余三枚均为赝品。了解到,进入龙年,包括龙洋在内的各类与龙相关的钱币成为市场抢手货,一年时间市价上涨50%以上。与此同时,赝品也层出不穷,真银造假高仿币尤其应该警惕。
  四枚银元三枚是赝品
  本周,带着张先生的四枚银元,两次来到重庆中兴路收藏品市场。
  其中,两枚"四川省造库平七钱二分光绪元宝"和一枚"浙江省造库平七钱二分光绪元宝",被众多币商一眼否定。有币商告诉:"这三枚银元材质不对,版模不清,包浆明显是做旧。像这枚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如是真品,要值几万元。"
  相比之下,另一枚"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元"的鉴定要曲折得多。一张姓币商称"看上去感觉不对",属于真银****。至于理由,他不愿说。不过,在重庆银元铺子,"二掌柜"老李认为该币有碰伤,但应为真品。最后,找到重庆市收藏协会副会长、知名钱币专家刘瑀。刘瑀仔细鉴定后指出,这是普通曲须龙银币真品,理由是模版清晰、润白柔和,虽磨损较严重,有敲打痕迹,但恰恰是这些磨损和敲打,证明不是真银****。刘瑀表示,"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普通品相市价在1500元以上,而张先生这一枚,由于品相不佳,只值800元左右,还不好卖,造假者不会造出不好卖的****。随后,刘瑀拿出了自家收藏的全品相"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向展示比对。
  据收藏者张先生透露,"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元"买成1800元,其余三枚赝品买成20元/枚。
  龙洋市价一年涨50%
  刘瑀介绍,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户部奏准****设立宝藏局鼓铸银钱,是我国以银铸币之始,银元正面铸汉字"乾隆宝藏",背铸藏文"唐古忒乾隆宝藏"字样,纯纹银铸造,重一两。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机制币的"光绪元宝"发行,分为四川省造、浙江省造等多种版别。宣统三年(1911年)发行大清银币,有一元、五角、二角、一角,其中一元普通曲须龙银币流通较多,其他面值少见流通。
  了解到,今年,带有龙图案的银元成为市场抢手货。"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普品市价1500元以上,"光绪元宝四川省造"普品价格也类似,这两种均为最常见的龙洋。而在去年1月,这两种龙洋的价格在1000元左右,一年时间上涨50%以上。
  银元造假形成产业链
  "银元造假技术越来越高明了。"昨天,重庆银元铺子的"二掌柜"老李告诉,银币造假伴随着银币发行一起出现,以前多用翻砂模板,非银材料或银含量不足,很容易辨别出来,各地旅游景区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地摊货。如今,用真银造假、用机器冲压的高仿币则相对难以辨认。
  老李表示,以前,真银造假主要集中在中高档银币品种,随着银元价格的上涨,龙洋、袁大头、帆船等普通品种的真银****也开始出现。一枚高仿银元,包括原料、人工等成本为200元左右,而袁大头、帆船真品均可卖到600元左右,造假者有丰厚的利润空间。
  银元批量造假主要出现在沿海地区,如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已经形成制版、原料、加工、做旧、销售的产业链。因为沿海地区对银元的需求量大,除投资和收藏外,一些地方修建房屋有埋银元镇宅的习俗。同时,由于老银元并不是流通货币,以工艺品名义制作,处于职能部门无法监管的灰色地带。
  ■专家支招
  四招辨识老银元真假
  如何鉴别真假银元?昨天,重庆市收藏协会常务理事、仁捷藏品老总刘杰指出,鉴别真假银元有四招。
  首先是看外形。真币采用压力适度的冲压,将银币加工成各种文字、图案、花纹,百年形成的老包浆与新做的有明显差异。
  其次是称重量。真币流通时间长短有异,磨损程度也不同,但同一品种、版别的银币,重量不会相差1克。
  第三是听声音。真币用手指托其中心点,敲击后发出的声音纯正婉转柔和,感觉沉稳,好比男高音,而新制假银元敲击后发出的声音尖高,犹如女高音。
  第四是定成色。可用硝酸液点试法,先将某个部位擦拭干净或锉一小口,滴上硝酸后,观其颜色。成色在92%以上的银元,颜色基本不变;成色在90%的,颜色为肤黄或呈浅褐色;成色为80%左右的,色泽呈黑褐色;成色为70%左右的,呈淡绿色;成色为50%左右的,则会呈深绿色。
  刘杰指出,要鉴别高仿真银造****,最简单方法就是把它们和确认为真品的老银元仔细比对,再借助高清晰电子扫描观察细微结构,即使是对老银元不很熟悉的人,也能比较容易地辨别出真假。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