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北京市和谐家庭指标体系标准一经媒体披露,就引发公众热议。"和谐家庭"的标准设计为家庭成员要经常上网、藏书量至少300册、人均用水量不超过8吨;家庭内经常有旅游、聚餐、购物等家庭活动等。 A 伺候婆婆旅游不成,我不和谐了? B 上网找小三 算和谐吗? 妞妞:我想旅游呢,我家86岁的婆婆卧床需要伺候怎么旅游呀? 新浪北京网友:我们家人都不喜欢旅游,我们就不是和谐家庭鸟…… 新浪网友:我骨折了,要在床上躺三月,根据这个指标体系,我家是不是就算不上和谐家庭了? 新浪手机用户:今天抽空旅游一下,去街对面的小公园转转。 B 上网找小三 算和谐吗? 时光长河:昨天不是还说经常上网会损害人的大脑么? 加拿大网友:小人书算吗?上网找小三聊天算吗? 滨兵:如果家庭成员经常上网,只不过是找"小三"聊天,或是看****网站,这样的家庭难道是和谐的?如果家庭成员经常上网,那网下交流肯定少了,如果家庭成员一人一部电脑,各玩各的,根本就谈不上是和谐家庭。上网的时间过长,会得颈椎病、鼠标手等疾病。从科学的角度看,老人和孩子是不适宜经常上网的,小孩子会耽误功课,而老人的眼睛更是挺不住,如果为了和谐家庭而被迫经常上网,这不是在为难别人吗? C 陈贤妹家 就没有300册藏书 张洪泉:很多偏远地区的人家都不识字,整个村落却相安无事、其乐融融。18路人见死不救,而救起小悦悦的2011年道德模范陈贤妹恰好是文盲。拾荒阿婆陈贤妹不上网、更没有300册藏书,但陈贤妹家基本符合传统"五好家庭"标准,难道她的家庭就不能被评为"和谐家庭"? 李克杰:藏书不等于读书,更不等于素质高。家里无藏书也不一定不读书,更不标志家庭成员素质低。而且高知家庭事实上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家暴。 D有钱不等于和谐 舒爱民:"会上网、藏书量300册以上、常旅游、聚餐",的确是许多人正在享受和期望享受的生活,多少带有几分小资情调。但是对困难家庭而言,终日为生计奔波,既无钱买电脑、藏书、购物,又没有闲情逸致上网、旅游、聚餐,假如他们的家庭关系和谐、情感亲近、精神富有,生活充实,热心社会公益,难道就因此被排除在"和谐家庭"评选之外?反之,一些官员、明星、富豪们,及其包养的"二奶"、"小蜜"们,成天满足于搞些鸡鸣狗盗的勾当,可是都能做到"会上网、藏书量300册以上、常旅游、聚餐",那岂不是更符合评选条件和标准? 张玉胜:有的够得上这些标准的人,利用网络传播****,聚餐时大吃大喝、酗酒打架,旅游途中不讲文明,这些行为与"和谐"格格不入。 E "和谐家庭" 不能挤出穷人 奚旭初:一些城市在超前了再超前的"市容市貌"后面,百姓的理发铺、澡堂子、小饭店、菜摊子……在一个个被"挤出"。马路越来越宽,但都是给汽车走的,连人行道也快没有了。而穷人再怎么和谐也评不上的"和谐家庭",不也是一种被"挤出"吗?穷人的生存状态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不仅是生活困难,连"和谐家庭"也向他们关上了大门,在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的涛声潮音中,在名曰"和谐家庭"的标准中,却听到了这种不和谐的声音,确实是很发人深省的。 F 价值多元时代 一种标准不管用了 王琦:北京全市约有524.9万户家庭,"和谐家庭"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200个家庭,连总数的一个零头都不到。莫非,除了这200个家庭,其余99.99%的家庭都是"不和谐家庭"? 今天的价值更加多元化,家庭构成更加多样化,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