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又到给孩子们发利是的时候了。随着CPI的增长,压岁钱也“水涨船高”,一个春节下来,孩子们往往“赚得”盆满钵满,个个变成“小暴发户” ,家长们却有点“hold不妆了。
家长体验
简单没收不是最好方式
“hold不妆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压岁钱支出太大,孩子回收的红包往往不愿意交给父母管理,因此父母在发利是这件事上,常常面临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局面。二是家长们的担心与日俱增,孩子拥有轻而易举得来的成千上万“巨款”,会不会偷偷去打游戏,会不会无节制地买零食,或者请自己的同伴们阔气地搓一顿?
孩子变成“利是控”,是家长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年前,广州就有一则慈母杀死“金钱控”女儿的新闻。尽管家境一般,但母亲谢某在其女儿刚上初中时就为其办了银行卡,年仅16岁的女儿拥有4张银行卡。如果父母不给钱,她就殴打、要挟父母。后来,女儿向母亲蛮横索要iPad被拒,争吵撕扯时母亲失手将女儿意外闷死,酿成一幕人伦惨剧。
现代家长纷纷意识到,钱与爱不成正比,应该帮助孩子抗拒金钱的诱惑。于是,便有家长采取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将孩子的压岁钱一律没收。“你当你的账上富翁,我做我的国库总管”,理由是“这钱并不是天上的馅饼,我们也要给别的孩子红包,互相抵消了”。家长的理所当然,剥夺了孩子压岁钱的所有权,也剥夺了孩子们内心的快乐。
一个女孩在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过年的压岁钱,到底是应该给谁‘压岁’?如果是给我的,以后就给我自己全权处理;如果不是,以后就不要麻烦我保管了。看得到用不到的心情是很难过的,您知道吗?”由此看,简单粗暴肯定不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