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银行理财总量与收益双升
查看完整版本:银行理财总量与收益双升
2012/1/7 10:03:55


  2011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势头不容小觑,不仅规模大增,产品线极大丰富,而且在产品设计、营销手段、营销方式和投资管理等方面也不断创新。在股市不振、楼市低迷的时候,给了投资者一个新的选择。
  理财产品猛增近一倍
  纵观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无论收益率还是发行量均创出历年新高,为投资者勾勒出一弯完美的上升曲线。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总量是7.05万亿元,而截至2011年12月20日,银行共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20246款,发行量超过14万亿元,比2010年猛增近1倍。其中短期理财产品以约5%的高收益受到投资者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季度考核期理财产品发行量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增幅,其中,尤以短期理财产品为主。据普益财富统计,2011年2月份理财产品发行的总量是918款,而3月份增加到1402款,同比增加了52.72%,成为了全年增长浮动最大的月度。6月、9月的发行量分别是1642款和1717款,也都出现了不小的涨幅。
  此外,信贷类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表现出很强的吸引力,从2011年年初的3.39%一路攀升到5.53%,每季度考核压力也对收益率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例如3月份上升到了4.51%,同比增幅近26%,成为年度收益率增幅最大的月份。
  短期理财产品急刹车
  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和增速日渐高涨,特别是短期理财产品的盛行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
  2011年6月底,银监会以召开座谈会的方式明确了不得通过短期化和违规提高收益率等手段变相高息揽存。9月30日,银监会再发《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禁止以高息揽存的方式调节监管指标。11月11日,在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银监会再次强调"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
  在监管层接二连三的规范下,银行理财产品走势出现了较大变动。盛极一时的短期理财产品因为政策的管制,成为昙花一现。数据显示2011年8月、10月和11月,1个月以下期产品发行量占比大幅度下降,下跌幅度分别为6.98%、9.25%、11.38%,占比跌至31.52%、26.92%、15.54%。
  非保本产品渐受青睐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2012年资本市场将较2011年略显宽松,市场预期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难再攀新高,投资者宜选择中长期理财产品以锁定收益。
  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不同银行体现竞争实力、彰显研发水平、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手段。根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的非保本浮动产品占比都处于上升趋势,其中3月、4月、6月、7月较为明显,7月单月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1006款,市场占比大幅增加。数据表明,市民的理财意识正在逐步地提高,在政府高度的关注和规范中也增添了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信任度。
  展 望
  今年收益或下调
  "不论是票据信托还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利率的高涨完全是由银行流动性紧缩推动的。然而,如果2012年货币政策逐渐宽松,信贷额度释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回落的可能性非常大。"一位人士向表示。
  前不久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一次性释放约3700亿元的资金。在流动性增强的情形下,票据贴现收益率开始下降,直接导致了一些票据、债券类理财产品收益下滑。倘若2012年货币政策出现微调,理财产品收益率将会普遍下滑。
  其实,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完全是看货币政策的脸色。如今,对于2012年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的判断是建立在2012年货币政策较2011年宽松基础上的。不可否认,2011年年底的宏观货币政策已经有松动现象,未来继续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还是看跌。
  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并不意味着它不能走俏市场,这也需要针对具体理财产品的品种进行分析。因为当前理财市场收益率处于较高水平,兼顾风险低调整收益率不会影响到投资者的热情。据普益财富统计显示,2011年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较2010年有了大幅度提高,前三季度各银行所发产品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达到4.14%,远超一年期定存利率,个别产品预期收益率甚至达到50%。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