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方缴获的作案工具。

罗湖民警发放防诈骗宣传单。 又是岁末,你已开始计划怎样辞旧迎新了吧?安全是一切美好过程的保障,从今天开始,晶报集纳各类年终高发的诈骗、盗抢等案件,请专业人士揭秘,传授防范招术。让我们一起为旧岁画上平安的句号,为新春开启祥和的序幕。今天要揭露的是以山寨银行网站为代表的非接触性诈骗。 案例 作案20余宗骗了66.8万 一名妇女神态慌张地来到罗湖公安分局笋岗派出所报案:她在宝岗路住处,根据手机短信内容登录"银行网站",被骗了8769元。接报后,罗湖公安分局网警大队根据线索进行梳理,发现辖区内已连续发生多起此类利用山寨银行网站套取事主网银账号及密码实施诈骗的案件。经侦查,此案系福建安溪籍的一个职业诈骗团伙所为,被山寨的银行网站涉及深圳发展银行、中国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今年3月,专案组民警在福建厦门先后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 据犯罪嫌疑人供述,近1个月时间里,他们在深圳成功作案20余宗,涉案金额66.8万余元。随着审讯的进行,这种山寨银行骗术逐渐呈现了它的"完全图景" 2月初,犯罪嫌疑人黄某在互联网注册了多个与银行官网域名近似的虚假银行网站(www.sdbto.com、www.sdbbo.com、www.sdbmo.com、www.sdboc.com、www.sdbyo.com、www.sdbgov.com等)。之后,黄将这些网站卖给犯罪嫌疑人林某和何某等人,用于实施网络银行诈骗。 2月20日至22日间,先后有李某英、邱某、胡某美、陈某玄等18名被害人收到由林某等人发出的包含前述虚假银行网址的诈骗短信,累计被骗53.9万余元。 2月21日,犯罪嫌疑人何某再度通过群发方式发送短信,诱使被害人登录自己从黄某处购买的虚假银行网站(www.sdbbo.com)。被害人吕某发当天下午2时收到诈骗短信,次日上午10时许登录该网站,并在网页上填写资料。何某在获取了吕某发的账户资料后立即登录深圳发展银行官网,通过网银转账方式将吕某发账户内的3.85万元转入其事先准备的"郑帅"名下的账户。之后,他电话通知黄某将山寨银行网站关闭,何某取出赃款用于挥霍。 支招 "馅饼"是诱饵防范最重要 警方有个专业的名词,叫"非接触性诈骗",山寨银行就是其中一种。如何防范和打击这种正在流行的、"杀伤力"很强、受骗甚众的犯罪?作为一位深资警察,罗湖公安分局副局长林长平通过晶报向社会公众介绍了一些防骗的招术 有人一年被骗4次 晶报:与以往的骗术相比,像山寨银行网站这样的非接触性诈骗有什么特点?目前这类案件很多吗? 林长平:还算比较多。非接触性诈骗是一种新型的、智力"含量"较高的违法犯罪行为。目前,此类诈骗在深圳、全国以及国外一些地方正呈多发、高发态势。 晶报:非接触性诈骗案件有哪些常见的作案手法? 林长平:大运前,根据市里的有关部署,罗湖警方召集了指挥处警察公共关系室、基层基础办公室等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归纳出的就有20余种常见的非接触性诈骗手法。像"响一声就挂断"电话、"免抵押、免担保贷款"、"法院检察院传票"、"钓鱼网站"骗取银行账号密码等,当然也包括了你刚才所说的山寨银行骗术。这类诈骗,创新能力极强,呵呵,几乎每天都在推陈出新,给社会公众防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中招"。像罗湖区有一个人,不到一年竟然被骗了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