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银行揽储从年头忙到年尾“日均存贷比”成银行经营“紧箍咒”
查看完整版本:银行揽储从年头忙到年尾“日均存贷比”成银行经营“紧箍咒”
2011/12/27 4:41:36
  看点
  ◎近期央行人士首次表态称: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对此,有业内人士称,民间借贷实现"阳光化"运作或许为期不远。
  ◎今年年初后,民间借贷开始上演"蹦极秀",月利从2分飙升到3分、3.5分,甚至更高。若折合成年利率,则为百分之三四十。
  ◎温州九成家庭和个人参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已成为楼市后的首选投资替代品。
  ◎温州民间未偿贷款总量可能高达8000亿元到10000亿元,由于一些本地企业开始破产,估计今年有10%~15%的未偿贷款将会变成坏账。
  ◎深圳民间信贷大约为4500亿元,约占深圳信贷总量20%左右。
  ◎商业银行要扩张信贷,就必须大量吸收存款。存款考核导向下,高成本争揽银行同业及金融机构存款、大量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打政策"擦边球"争揽贴息存款已成为商业银行存款大战的主要方式。
  今年以来,央行连续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流动性收紧。监管机构采取"日均存贷比"监控,若存贷比不达标,银行的经营业务将受限,这更让银行同业在存款上竞争异常凶猛。"拉存款"成为国内众多一线银行从业人员今年一项重要任务。眼下,临近年底,银行开始冲刺年终考核,市场中银行揽储大战更是进入"白热化"状态。
  银行资金吃紧
  为了抵御过高的通货膨胀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成为今年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上缴的存款比例提高,市场中流动性将降低。
  今年头6个月,存款准备金率每月一调,第6次上调之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1.5%,创新了历史新高。
  除此之外,今年8月底下发通知,央行计划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从9月5日起实行分批上缴。央行存款准备金率新政预计将冻结近8000亿元的资金,相当于未来6个月内上调两至三次存款准备金率。
  与此同时,2011年6月1日起,银监会已对商业银行进行日均存贷比考核,进一步限制了商业银行资金配置的灵活度。
  不过,央行11月30日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下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流动性。
  揽储成银行第一要务
  存款准备金率高企以及75%存贷比的刚性约束下,在市场中找存款成为商业银行今年的头等大事。因为,商业银行要扩张信贷,就必须大量吸收存款。存款考核导向下,高成本争揽银行同业及金融机构存款、大量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打政策"擦边球"争揽贴息存款已成为商业银行存款大战的主要方式。
  今年上半年,为了更多吸引客户流入各自银行,大部分银行纷纷推出高收益率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其中一些存贷比逼近监管红线的银行的理财产品最为吸引。一银行业内人士称,理财产品的资金虽然不能算成银行的存款,不过这些产品到期后,客户的短期内资金基本会停留该银行,就变成了存款,就等于帮银行度过了月底最后一天的吸存。
  9月底,银监会发文,要求商业银行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并重点加强对期限在1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合规管理。
  监管部门严禁高息揽储,而通过高收益率的短期理财产品变相揽储被监管部门堵死后,目前银行也开始变起花样"存款"。比如,一些银行明确要求,若想申请贷款,需要在银行存一定的存款。在火热的揽储大战中,这份压力也不只压在了银行员工自己的身上,在银行驻点的证券公司经纪、和银行网点有合作的保险公司员工,同样要身兼揽储重任。有的银行甚至爆出,有员工为完成存款在市场"买存款"。
  银行全力备战存贷比
  眼下,年底考核大限临近,银行揽储大战正进入白热化。业内人士表示,年末存贷比数据对银行来说更为关键。若这项不达标,将严重影响明年业务的拓展。
  据悉,9月末,日均存贷比超标的商业银行有64家,比8月增加9家。与此同时,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缺口放大,90天以内的累计流动性缺口为7735亿元,比二季度放大6606亿元。12月2日,惠誉评级在研究报告中也指出,中资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问题愈加严峻。
  与此同时,2006年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时,监管部门对外资银行的存贷比达标设定了5年宽限期,今年底外资银行将正式面临存贷比监管。"大限"将至,为了达到考核标准,外资银行纷纷出招,一边以优惠利率大力吸收外币存款,一边将房贷业务的原有优惠压缩,审核也更加严格。
  日前,有消息爆出,银监会已经决定将原定于2012年1月1日实施的银行业新监管标准推迟。鉴于当前国内经济增速面临下滑,银行业需要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确保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包括信贷投放。但至于何时开始实施新监管标准,银监会方面尚未确定。
  业内人士称,如果新监管标准推迟实施,就意味着至少明年上半年,银行的资本压力在监管层面有望松绑,资本压力也将得到缓解。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