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个人财富缩水的困惑
查看完整版本:个人财富缩水的困惑
2011/12/15 8:18:10

  2011年,面对创历史新高的物价水平和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中国百姓对个人财富的"缩水"有了空前的感受。面对徘徊不前的股市,调控重压的楼市,屡现"跑路"风波的民间借贷,个人财富究竟该投向哪里才能保值增值着实令人困扰。
  股市"前景迷茫"
  数据显示,自2009年11月中旬的两年以来,在全球25个主要指数中,沪深300、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跌幅全都超过20%,位于跌幅榜前三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前三季度仍然保持着同比9%以上的增速,领先全球。但中国股市在2011年似乎并没有成为经济的晴雨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徐逢贤分析认为,短期内中国股市不会有大的好转,加之外部宏观经济波动,居民对股市投资仍将持谨慎态度。"股票市场作为虚拟经济,并不是最可靠的投资工具。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完善,股市前景仍将一片迷茫。"
  长期以来,老百姓依赖银行存款这种主要的保值增值手段,只能获得比较低的利息收入。股市融资功能的正常发挥,能够逐步改善中国居民收入过于依赖工资的现状,也能够通过改善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帮助投资者挖掘更多更优良的投资标的,但是由于股市的高风险极其不稳定性,普通居民很难从中获利。
  民间借贷触发"跑路"危机
  此前有门户网站调查结果显示,在楼市、股市低迷下,超过40%的居民投资渠道仍选择购买房产。徐逢贤说,由于投资渠道狭窄,居民投资房地产成了一条自认为很保险的道路,以至于很多人把这个当作一辈子的财产在经营。但是目前国内大中城市的房地产泡沫依然相当严重。加之目前政府进行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房价已经出现降价拐点,对房地产投资的观望情绪日浓。一旦房价大幅下跌,投资者将惨遭损失。
  众多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目前投资渠道狭窄、单一,导致闲余资金开始向国外投资,同时也引发民间借贷等的"繁荣"。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碧薇表示,此前在银根收紧的状态下,民营企业对资金的巨大需求缺口拉高了民间金融利率,部分民间热钱从房地产、矿产等转战民间借贷。但屡见报端的民企老板"跑路"使民间借贷危机一触即发,或将引发连锁反应,严重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需开拓并规范投资渠道
  在通胀压力不断增加,股市、楼市明显疲弱的现实下,金融理财类产品成为2011年风头最劲的投资渠道。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认为主要是投资渠道比较少,利率体系不完善导致的。加之利率倒挂,居民不愿把钱存进银行。同时,银行信贷规模受到政策管控,居民仍有投资的需要,银行也有突破管制的需要,理财产品因此开始增长。但是此举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力,导致监管大打折扣,另外理财产品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风险隐患重重。
  在种种压力之下,"无处安放"的个人财富成为困扰许多普通中国人的共同问题。采访中,不少专家和学者表示,在通胀压力高企的背景下,要让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仍然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要在着力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居民消费、理财的后顾之忧;规范投资行为,在抑制非理性投机行为的同时拓宽投资渠道;进一步加强对民间借贷的风险管理和引导,加强对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督与完善。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