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从2.2元到10.5元:一公斤苦瓜的身价之旅
查看完整版本:从2.2元到10.5元:一公斤苦瓜的身价之旅
2011/12/14 7:34:46
[第01页] [] >>
  时近年尾,消费市场又开始红火起来。昨天,在广州白云区新供销购物广场黄边店,家住天河的张伯搭乘地铁差不多横穿了整个广州城区在挑选菜品,"明年?我当然最关心物价了,菜价不要再涨了,今年已经涨了不少了。"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从上月5.5%明显回落至4.2%,其中以生猪、蔬菜为代表的食品类价格近来走势变化更是明显。
  作为"百价之基",肉菜等食品价格是此前CPI快速上涨的主要"推手",也是11月CPI回落的最大"功臣"。但不管涨跌,有关物价话题总是让人"纠结":一方面,市民抱怨饭桌上的肉菜越来越贵;而另一方面,农产品滞销烂在地里的"菜贱伤农"新闻又让人揪心。供与需真的是一个零和游戏?这条从田间到餐桌的长长供应链上,菜价的变化究竟隐藏着多少有关物价的秘密?
  为解开这些谜底,近日走进基层,分别探访了普通农民、农产品流通企业等肉菜产销主体,试图寻找答案。
  链条追踪
  苦瓜的身价之旅
  一种果菜从源头到终端差价会有多大?
  以苦瓜为例。12月7日,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南岗村的田头,戴着一顶斗笠、皮肤晒得黝黑的今年50岁的村民陈耀结告诉,"今天我们节瓜的供货价是2.2元-2.4元/公斤之间"。陈耀结现在还有一个身份,是富民瓜果合作社的社员。之后走访了广州市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和广州市白云山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两个市场节瓜的批发价分别是3.9元/公斤和4.0元/公斤。而当天广州市菜篮子平均零售价格市价为7.6元/公斤,在广州市东川新街市走访市场得到的报价则是10.5元/公斤。
  2.2→4→7.6→10.5,这是我们调查的这个样本从产地到"菜篮子"的身价变化曲线。而我们的产地还是相对贴近消费终端的广州近郊。在这个价格变化区间中,短短几日的流通环节加价,几乎是辛勤耕种加上等待了一个蔬菜季节价格的4倍。
  "都说菜贵,其实我们农民都没得到什么好处。"望着田里成片藤蔓间的节瓜和苦瓜,富民瓜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周赐楠告诉。富民合作社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南岗村,是镇里13个农民生产合作社之一。合作社的2000多亩田地都在流溪河的冲积平原上,土地肥沃,物产颇丰。
  田间生产
  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了
  大家经常抱怨菜贵,但是农民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呢?
  "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了。"周赐楠说,村里许多农民宁愿去城里做散工也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在空旷的田头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农民,发现年纪最小的是刚过40的周仲良,其他大多都超过了50岁了。不过村民告诉我们,与相对分散的个体种植户相比,富民合作社的农民日子还算过得不错的。
  按照传统的流通模式,合作社生产的瓜果蔬菜都由小菜贩来田间收货,价格随行就市。遇上产量太低或者销售淡季,就只能烂在地里,否则个体农民自己拉一点出去卖,运输成本都不一定赚得回来。2008年10月,南岗村291户村民组成了合作社,提高了自身的议价能力。据周赐楠介绍,合作社种植的农产品以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为主,年产量超过7000吨,产品主要销往珠江三角洲地区。
  村民现在感受比较深的难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田地不够耕。"村民周绍泰说,村里的人均耕地只有四分田,所以现在村里种地的农户就会一年给亲戚或邻居800元"茶水费",然后把他们的地拿来代耕,"否则大家都吃不饱"。周绍泰告诉,他现在就种着五亩地。一亩地一年大概有七八千块钱的收入,平均下来一年有四万块左右的收成。"但是要扣掉种苗、化肥的钱,还有给亲戚邻居的费用,能收个两万多就不错了。如果一年里碰到洪涝灾害,那收成就难说了。"
  "这一两年,生产资料也涨了不少。"周赐楠指着田头的那堆肥料说,2008年的时候有机肥只要六十元一车,但今年要200多元才能买到。
  更重要的是农业总是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尴尬局面,在采访中,多数受访农民都提出希望小水利设施得到政府资助。"希望政府能加大投入修小水利。"一受访村民说,"由于排水设施不好,一年下来这里每年都要淹几次。像去年5月7日的暴雨,我们的菜田全浸了水,整个合作社一个月都没产出。"
  "再就是希望多点人来收菜。"2009年开始,富民瓜果合作社在供销社指引下开始尝试"农超对接"和"农机(团)对接",分别与供销社,以及一些大型商超开展销售合作。但全社种植的生鲜果蔬产量一天就有4万公斤,而供销社目前每天只能消化1-1.5万公斤。
[第01页] [] >>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