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一个月,随着传奇人物史蒂夫·乔布斯的英年早逝,和他名字紧紧连在一起的苹果公司再次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 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公司曾创造过一个又一个奇迹,不仅包括IT领域,也包括投资界,短短10余年内,苹果已成长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 数据显示,1997年乔布斯复出时,苹果公司的股价不到5美元,而目前已超过400美元,期间涨幅高达80倍。巨大的财富效应令人感慨,如果当初我们曾经买入苹果公司该多好! 不过,即使你真的是一位在1997年买入苹果公司的幸运儿,就一定能获得80倍的收益吗?事实上,苹果公司十多年的股价上涨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起伏和不确定。2000年9月29日,因业绩低于预期,苹果公司当日市值即缩水一半,接下来的3个月,股价从30多美元一路跌至7美元;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短短半年,苹果股价从180美元一路下探至80美元以下;此外,这期间至少出现过4次短期内股价跌幅接近50%的情况。可以想见,在这令人心跳的走势中,所谓"苹果公司的80倍收益",注定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 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理念是投资中必要的修行,也许我们现在并不能从苹果公司上获取80倍的收益,但至少可以从中学到三件事: 不要因为股价的短期涨跌来衡量一项投资的成败正如彼得·林奇所说的,"不要把公司的股票价格和公司的发展前景相混淆。除非你是寻找20%回报的短线交易者。"像苹果这样伟大的公司,其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也会经历种种冲击,股价自然更不可能一番风顺。 理解你的投资标的坚守自己的投资往往是基于深刻的理解,无数投资者津津乐道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近乎苛刻的投资评估过程---自律、耐心、冷静、独立地筛选投资目标,不厌其烦地将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在内,但仍只有极少数投资者能真正做到花在学习和思考上的时间远大于行动时间。最重要的是,当你真正理解你的投资产品,也就不会因为周围煽动效应的影响而盲目卖出。 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有正确的认识毫无疑问,并非每个投资者都适合投资苹果公司。如果投资产品跌了10%就让你难以安寝,苹果公司绝对是你应该远离的投资标的。投资需要和自己的个性符合,相比盲目期待高收益而冒上自己无法承担的风险而言,认清自己是什么类型的投资者,能承受多大的损失,更容易获得适当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