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台北苏富比"定远斋藏中国书画"专场无一流标,总成交额1.32余亿元新台币,谢元(宋)的《桃花》以1655万落槌创该场之最;5年前,佳士得"玉剪霓裳·张宗宪御制瓷器珍藏"专场中,一款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双框《乾隆年制》蓝料款碗获价1.5亿港元;今年春拍,北京翰海"金粟神光-比利时私人珍藏佛造像"专场100%成交,32件拍品拍得1907万元,纯金的"智行佛母"造像以437万成交;…… 从瓷器古董到书画,私人收藏专场从来都不缺少眼球。秋拍即将上演,众多私人专场又将经历一场火战。现在,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民"企收藏 "民人"收藏里,古书画是其较为丰富的藏系。 巴西"涵庐"主人张文魁,民国初期上海实业家,尤好收藏宋元法书,解放前夕移居巴西,去世后所集书画由子女继承并妥善保管30年后交纽约佳士得拍卖,其中苏东坡、曾巩、朱敦儒等宋元书札及明清字画颇受关注。 米芾《吴江舟中诗》即是其旧藏,米之大行书传世书迹甚少,以《吴江舟中诗》卷最著名。此帖为其晚年于吴江舟中,为朱邦彦所书,融中年通透与晚年从容于一体。 叶恭绰题签的影印本《米南宫书吴江舟小诗真迹》所附米芾传略,述流传经过:帖原存清官大内,抗战光复后在沈阳书肆出现,为某公所得,后辗转售与纽约大收藏家顾洛阜氏。 张所藏法书,皆流转有序。此次上拍于中国嘉德秋拍的一组元人书札亦出于此,其中不单有宋末元初姚枢、顾岩寿等人的自书诗词,还囊括元代大画家倪瓒的楷书尺牍,张雨、张端、张垚、刘继益等人的手札。 明人书画如文徵明《自书诗》册亦是其珍藏,其市场效应方可以《自书诗卷》今年春拍2250万元的落槌价为楷。 与张同属实业家的王新衡亦藏张大千精品,王早年投身国民党军政界,1949年去****,曾任国民党南方执行部主任委员。后转入企业界,历任亚洲水泥公司董事长、远东纺织公司常务董事。 20世纪70年代末,"三张一王转转会"的名号因王与张群、张大千、张学良因定期聚会而闻名。中国嘉德今秋将上拍的王所藏张大千1967年为其所作泼彩《山居图》。
张之定远 张、王喜收藏,却非出身世家。大凡书画、瓷器类大藏家历来首见于世家子弟。 张学良是此中代表。今年正值张氏诞辰110周年,其珍藏的古书画将现身北京匡时秋拍,届时,明清两代名家手卷、扇面书画将以真面视人。 "西安事变"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软禁中,收藏书画成为张的生活乐趣,他将居住地命名为"定远斋"。他自民国初涉猎书画收藏,藏龄70余年。即使生活再艰难,也未曾卖过一幅。 伪"满洲国国务院逆产处理委员会"编有《书画目录》,专述张的收藏。书画藏品凡241种,633件,其中煊赫名迹有:王献之《舍内帖》、李昭道《海市图》、董源《山水卷》、米元晖《云山图卷》等,另有赵孟頫、文徵明、沈周、唐寅、仇英、"四王吴恽"等人,以及慈禧、光绪的书画和日本近代名作。此批后藏于奉天博物馆,抗战胜利前,被日伪人员洗劫一空,后流往日本。 如此巨藏使得"定远斋"得以声名在外,上世纪90年代轰动一时的"世纪之拍"亦是定远斋所创。1994年4月10日,苏富比"定远斋藏中国书画"专场于台北开槌,来自中国****、香港以及美国、日本等地藏家举牌竞购。 该专场无一流标,总成交额达1.32余亿新台币,多件拍品均以高出估价数倍成交,其中,谢元(宋)的《桃花》以1655万落槌创该场之最。 17年过去了,匡时拍卖继续搜罗力作,形成了对"定远斋收藏"的查漏补缺。既有王紱、王原祁、汪昉等历代名家的拟古山水佳作,也有钱榖、张灵书等人的传世孤本。 其中三幅作品最为瞩目:王原祁的《富春江一隅》,笔墨苍润,皴染层次丰富,干湿笔娴熟,是王难得的佳品;王紱《桐荫品茶图》则是1994年台北苏富比的座上宾;钱榖的《钟馗移家图》,以宋代龚开的《钟馗移家图》(今尚存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为原稿所绘,钱传世画作不多而人物画尤少。该画卷经周天球题引首,黄姬水、王穉登、王世懋等题跋,王世贞、汪士元递藏,明清名人手迹之后归于张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