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feiyu
2011/11/6 8:44:46
近日,市场资金面明显宽松,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持续走低,但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却没有明显回调,相反,部分银行还提高了相关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业内人士分析,只要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存贷比的要求红线不降低,年前各家商业银行的资金还会偏紧,银行靠高预期收益理财产品吸引资金的方式就难以有实质性的改观。 资金宽松收益不降 在经历了10月末的紧张之后,11月初资金面迅速恢复宽松局面。本周绝大部分期限的Shibor(上海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都大幅下挫,不到一周的时间,大部分期限的Shibor都已经回到前两个月的低点附近。 央行在公开市场的操作也透露出强烈的放松货币的迹象,本周二和本周四,央行分别只招标发行10亿元1年期和3个月期央票,发行量呈地量水平,而且3年期央票停发,也未进行正回购操作。统计数据显示,本月到期资金量为1070亿元,央行本周只是象征性的回笼20亿元,预示着11月份流动性可能较为宽松。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让银行理财产品的热度降温,据财汇资讯不完全统计,下周在售的稳健收益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并未有明显的下降。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还是比比皆是,如工行、建行、交行、浦发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均有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理财产品在售。 部分产品收益还走高 不但大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没有回调,部分银行还将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抬高。从浦发银行了解到,该行将自11月2日起,提高该行7天滚动型开放式理财产品--"周周享盈"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从目前的2.6%提升至4%。"周周享盈"是浦发银行首只7天滚动型开放式理财产品,以7天一个投资周期,没有固定到期日,在开放期内投资者可以根据需求随时预约加入和退出。尽管不是保本产品,但"周周享盈"主要投资于银行间市场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较低风险金融标的,风险相对可控。 部分银行并非直接提高产品预期年收益率,而是在缩短理财产品期限的背景下,依然保持期限较长产品的高收益率。 存贷比指标在作祟 今年银行业的三季报显示,多家银行在今年第三季度存款流失严重。在贷款小幅增长之下,银行存款大降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将存贷比推上红线。各家银行不断想出各种招数来吸引存款,其中大力发行理财产品仍是不二法门。"银行还是缺钱,如果监管机构对存贷比等指标不放宽,等到了年底,为了达标,肯定还会提高理财产品收益吸引资金。"某银行业内人士分析,虽然11月初银行间市场资金相对宽松,但年底前资金面总体紧张的局面难以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