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100元现在还能买什么? 看各种各样的省钱秘笈
查看完整版本:100元现在还能买什么? 看各种各样的省钱秘笈
2011/10/18 9:03:35
  上周五,国家统计局发布了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数据,虽然6.1个百分点的CPI同比涨幅已连续两个月小幅回落,但依然处于高位运行。你看啊,食品类价格还在涨,尤其是猪肉,居住类价格也在涨,其它如穿的、用的、行的,仍是涨声一片。

  高企的通胀,仿佛那款最红的《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中的僵尸在“喀嚓喀嚓”啃噬植物,啃噬着我们的钱包。有读者说,不知道100元能买到什么,却知道100买不到什么;还有读者调侃,100元是留着壮胆的,根本不敢找开,不然都不知道怎么就没了。

  涨价不止,抠抠不止

    低成本的生活也有幸福秘笈

  通胀让你的钱包缩水,而学一些省钱秘笈,降低生活成本,是过日子必须学会的本事了,就像最近流行的一个词“抠抠族”,特指善于省钱、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他们的口号是:“涨价不止,抠抠不止”。如何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把日子过好,这是每个人的智慧和本事,100元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值钱,但如果我们运用生活的智慧,把钱花在刀刃上,将它的价值发挥到最大,那么“物美价廉”的生活,依旧在我们身边。

  我们分别采访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听听他们有哪些过日子的办法,也许大家都可以学一学。

  看看超市的广告纸,哪家便宜去哪家

  花园菜场的菜挺便宜,有位老太专门坐了11站公交赶去买菜的

  面巾纸不用了,家里人手一块手帕,不光省钱,还环保呢

  发言:爷爷奶奶群

  杨云华(60岁):超市不是有广告纸发到家里来吗?我看哪家超市的菜便宜,就到哪家去买,比如前几天菜场卖3元多一斤的芋头,欧尚五星店只要0.99元,我就坐公交车去买了十几斤回来。冬瓜也是,菜场卖1元钱一斤,超市只要五毛几。有时我做一批蛋饺,放在冷冻室里,烧汤时就拿一些出来,方便又实惠。

  蔡伟国(55岁):我们比较过的,市区最便宜的菜场应该是花园菜场了,西新桥三村菜场的菜也便宜的,上次我碰到个老太太,住清潭的,放着家门口清潭菜场的菜不买,坐56路公交车,一共要坐11站去西新桥菜场买,老太太说了,反正她坐公交车是免费的。现在公交车上,像这种专门挑便宜菜场买菜的老头老太蛮多的咧。

  孙范新(76岁):我家原来擦嘴用面巾纸,现在改用手帕,脏了就洗洗,我给我们家每人买了一块。哈哈,省钱不说,还很符合现在的低碳环保理念呢。

  选选超市里独家促销的日用品,买点囤家里

  每天看下团购网,米啊蛋啊油啊都能团

  开了8年的私家车,换成了电瓶车,省钱不说,还没了找停车位的麻烦事

  发言:70后人群

  周女士,37岁,全职太太。既要精打细算,又要让全家的生活品质不打折扣,她自有一套办法:

  1、少量囤积超市的促销日用品。每个超市里都有独家促销的商品,我会挑选一些促销的常用日用品做少量的库存囤积,比如纯净水、饮料、洗涤用品、零食。有时,超市里促销的蔬菜比菜场便宜很多呢。

  2、团购米、蛋、油,以及外出就餐券。一些团购网站上也有鸡蛋啊一些食品的团购,价格都比较实惠的,随着鸡蛋的价格一天天上涨,团购价格也上涨了,最新一期的还没开始,上次是4元一斤,最近的一期已经要4.5元了,菜场上要5.6元的,团购还是便宜。我一般半个月团一次,每次买2-4斤,因为不好保鲜,也不能买多,买回来做面包蛋糕、做卤蛋或五香蛋。我去团鸡蛋的那个网站叫“团团相扣”网,是和新怡华超市合作的,有时还能团大米、食用油之类的东西。最近团的大米就是2元一斤,原价2.6元,买20斤就能省12元,蛮划算的。很多年轻人都会上来团购,然后把密码抄在纸上让家里的老人去拿,新怡华连锁店都在居民区,比较方便。

  我基本每天都会浏览一下各个团购网,看到信誉比较好的饭店团购的话,可以团了带全家出门换换口味。我团过几十次美食券了,但是也要会吃会挑的,那样就很合算。有一次一家星级酒店的自助餐,原价98元,团购价58元,卖掉2000多份的,确实不错。吃自助餐要去得早,不然喜欢的东西拿光了,等下一拨总要些时间的。我去吃自助主要就是冲着海鲜去的,热菜冷菜我几乎一口不吃,吃那些我自己不会做啊?海鲜酒店里一般是煮煮的,不用担心他们的调料问题。

  3、现在的菜随便买买就要五六十元了,一盘排骨就要40多块了。眼下猪肉的涨价幅度比较大,我就转向价格波动不大的牛肉,将它作为家庭餐桌上的肉类主角。生牛肉的价格看部位的,最贵的牛腱子,小的,好像要26元一斤了,腿肉什么的大概就22-23元的样子,但是牛肉一直都这个价格,相对涨价的猪肉来说,牛肉的性价比高,而20块一斤的猪肉我其实为通胀或其他原因多付了最起码5元的费用。我买牛肉,一般是炖汤、红烧,有时也做饺子、锅贴、牛肉饼,家人都爱吃。

  舒女士,40岁,事业单位员工。最近,她弃不用,改骑电瓶车,理由是:

  我开私家车有8年了,每年养车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光停车费这一块,小区每月100元,单位停车包月150元,就这项每年花费就要3000元,还不算平时出去吃个饭、买个东西的“散停”费。93号汽油年年涨价,油费是越来越贵了。其他加上保险、维修,养一辆车的开支,够我买10辆电瓶车了。开车接送孩子,在学校门口找停车位也是一件麻烦事。所以,上个月我干脆买了一辆电瓶车,花了1800多元,用电瓶车接送孩子真是很方便啊。我也算过了,光省掉的汽油费这一块,我买电瓶车的成本3个月就回来了。现在单位每个月给我们交通补贴是600元,这一块我又能省下来。这两项,我等于每个月省下1200元都不止,而且还为常州空气质量作了贡献呢。

  曾女士,35岁,电脑公司会计。两个月前,她从武进乡下老家把那台闲置不用的老式缝纫机搬进了现在的房子,她说:

  这台缝纫机是“蝴蝶”牌的,我小时候,我妈妈经常用它来给我们缝衣服、踏被套,我也跟她学会了简单的缝纫手艺。现在我又把它搬回来,两个月就发挥了好几次作用了:给我老公和儿子分别做了两条睡裤,给我自己缝了一件睡衣,给妹妹家5岁的女儿做了一条连衣裙,还给一床被套重新换了拉链。做衣服的布料,是开纺织品公司的同学给我的边角料,都是出口剩下的全棉布料,质量好着哪。你看,我是不是很会过日子啊?哈哈。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