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长假前,货币基金都成为投资者钟爱的投资品。一方面,长假前夕市场资金面都会出现趋紧态势,推升货币市场收益水平;另一方面,货币市场工具的收益率不受节假日停止交易的影响,依然享有收益。随着国庆长假的临近,货币基金"长假效应"再现。 货币基金"一枝独秀"作为公募基金中的短期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期限在1年以内的货币市场工具,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AAA级企业债券、央行票据、银行存款以及债券回购等风险极低的短期金融品种,具有投资成本低、流动性好、风险低的特点,适合于对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进行短期投资或现金管理。 今年以来,银行资金面持续紧张,短期债券收益率保持高位,使得货币基金收益持续可观。随着9月5日五大行首次上缴保证金存款准备金,当天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全线上涨,7天Shibor加权平均利率双双逼近5%,资金面紧张为货币基金带来水涨船高的投资收益。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今年以来75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约为3.5%,在各类型基金中"一枝独秀"。 "长假效应"提升收益受季末考核和国庆长假临近影响,近期市场资金面较前期又进一步趋紧。上周短融收益率升幅显著高于中票,AAA级短融首次突破6%。本周债市收益率延续上周行情,呈现缓慢震荡上行态势。本周一,银行间货币市场质押式回购隔夜利率上行28BP至3.47%水平,创下自8月25日以来隔夜回购利率新高,7天、14天和21天回购利率分别上涨25BP、16BP和19BP至3.57%、3.63%和4.74%。 中金公司最新中国信用策略周报认为,AAA级短融收益率达到6%以上已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今年7天回购利率的月均值最高也不超过6%,而且其未来继续上升的空间有限。在此背景下,货币基金收益率有望陡然上升。 据数据统计,截至9月19日,今年来75只货币基金均收获了正收益,其中有57只收益率超过了2%,而规模排名靠前的广发货币基金、嘉实货币基金更是收益居前。 多重因素持续利好嘉实基金相关人士表示,从资金面上看,尽管当前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连续九周实现净投放,共投放资金3510亿元,相当于降准1次。但考虑到通胀的严峻性,央行仍会保持对CPI的警惕性,未来一段时间资金面趋紧依旧是大概率事件。在日前落幕的达沃斯论坛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通胀是长期现象,应继续保持紧缩货币政策。持续较紧的资金面将使货币基金未来收益持续可观。 广发基金相关人士则表示,一直以来,政策都是影响货币市场的主要因素。回望8月,原本有望筑底的市场出现了"黑天鹅"事件,而央行决定扩大存款准备金缴纳范围,使得资金紧张的股市雪上加霜,市场也打破了之前的弱平衡,再次下跌。广发基金认为,在中报行情结束、国内流动性并未得到改善、欧债危机仍不确定等因素影响下,A股市场可能仍以震荡走势为主。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表现可观的货币基金就更为值得关注。 此外,由于货币市场工具的收益率与持有时间相关,不受节假日停止交易的影响,因此,货币基金即使在节假日非交易时间依然享有收益。随着国庆长假的临近,在目前欧债危机持续、A股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投资者不妨让资金到货币基金"歇息一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