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后期,由于连年内战和频繁天灾,财政状况已经大不如前了,为了节省开支,朝廷动不动就减发或者停发官员的工资。像汉桓帝在位的时候,一遇灾年,就停发那些只有名位没有职务的闲官的俸禄。 但是有一条必须注意,除了董卓逼宫、皇帝迁都的非常时期之外,凡是武将和高级文官,薪水都照常发放,既不停发,也不少发。由此推想,曹操做丞相的时候,应该是可以拿到全额工资的。 曹操月薪7000元现金 丞相的全额工资是多少呢?分两个部分:一是货币工资,也就是五铢钱,每月1.75万枚;再就是实物工资,也就是大米或者其他粮食,每月175斛。 东汉后期一枚五铢钱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0.4元人民币,曹操做丞相时每月货币工资1.75万枚五铢钱,相当于人民币7000元。 汉朝一斛米有16公斤,175斛米自然有2800公斤,按每公斤5元计算,共值1.4万元。 货币工资加实物工资,曹操每月能领2.1万元,每年能领25.2万元。 事实上,曹操的薪水绝对不止二十多万,他还有一大片采邑(封地)可以收租。 曹操五十六岁时,汉献帝拿出四个县给他做采邑,都有哪四个县呢?武平、阳夏、柘县和苦县。这四个县,主要涵盖现在河南省的鹿邑、太康、柘城三地,那时候共有人口3万户。汉献帝的意思是,这四个县的土地和3万户居民,从此归曹操一个人掌管,以后每年的租税不再上缴朝廷,而是上缴给曹操,租税怎么收,收多少,收了怎么花,全归曹操自由支配。 对于以上采邑,曹操没有全部笑纳,他写了一篇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让汉献帝看,说"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意思是为了保住性命和实现政治抱负,乌纱帽我得留着,但采邑要不要无所谓,钱够花不就行了吗? 多达3万户居民的采邑,能给曹操带来多少收入呢?曹操自己说过,以后要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每亩土地,每年只收4升租米。东汉末年,地广人稀,每户耕种百亩左右,一亩收4升,百亩能收4斛,3万户每年可收租12万斛。一斛16公斤,12万斛共192万公斤,按每公斤5元估算,约值960万元。 曹操也有年终奖 有年薪,有采邑租税,曹操一年的合法收入,折成人民币在千万元左右。在汉朝,像曹操这种高级官员,即使不贪不占,薪水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可以忽略不计,甚至连采邑的租税收入也并不是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最大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呢?皇帝的赏赐。 举个例子。西汉时权臣霍光,每月工资才6万钱,而他做大将军时得到的赏赐,居然有6000万钱,此外还有7000斤黄金、3万匹丝绸、170个丫鬟、2000匹马和一所豪宅。(《汉书霍光传》:"赏赐前后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杂缯三万匹、奴婢百七十人、马二千匹、甲第一区。")当时黄金一斤,值五铢钱1万,7000斤黄金就是7000万钱。不算豪宅、丫鬟、丝绸、马匹,光黄金和钱币,就有1.3亿,是霍光每月工资的两万多倍,每年工资的近两千倍。换句话说,仅仅赏赐一项,就等于霍光几辈子的薪水,可见皇帝对高官赏赐之重。 东汉定例,每年岁末,朝廷会给高官发大笔福利,类似现在的年终奖。年终奖的多少,视品级和职务而定,官越大,年终奖越多。一般来说,大将军和三公等最高级别的干部,年终能领20万五铢钱、200斤牛肉、200斛大米。当时牛肉价格如何,暂时不得而知,但20万五铢钱与200斛大米,折成人民币是不低于9万元的。曹操位居丞相,与大将军、三公平级,这9万元以上的年终奖不可能没有他的份儿。 揭秘曹操的年薪和花钱之道 曹操的遗产哪去了? 曹操临死,写了个遗嘱,该遗嘱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交待儿子们怎么安葬自己;另一部分,是关于如何处理遗产的。曹操说:"我一生纳妾不少,她们跟着我都没享什么福,我死以后,把我平时收藏的那点儿香料分给她们,让她们住铜雀台,没事儿的时候,学学做鞋子卖钱,补贴她们自己的生计;我还有一些料子不错的衣服,现在是穿不着了,等我死后,就分给没有办法自力更生的儿子们吧。"从遗嘱上看,曹操应该没留下多少遗产,因为如果有大批钱财以及金银珠宝在手,他会着重交待怎么分配,而不会在香料和衣服上絮絮叨叨。 问题是,如果曹操确实没有留下多少遗产,他在世时那么高的薪水、那么多的租税、那么丰厚的赏赐,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这个问题,还是需要让曹操自己来回答。 曹操写过一个通知性的文件,是在受封采邑之后写的,文件大意是:皇帝刚刚封给我三万户采邑,这可是一笔大收入,我自个花不完,也没地方花,将来遇到丰年,租税哗哗地往我家里流,怎么处理它,实在是个问题。我想,当年大将赵奢、窦婴受赐千金,自己都是一文不要,全分给了部下,部下感激他们,努力帮他们出谋划策、杀敌立功。我也想学学赵奢和窦婴,把我采邑里的租税,以及我每年的薪水,都拿来分给诸位将军和诸位谋士,还有那些早年追随我讨伐董卓的人,因为要没有这些人帮我卖命,就没有我曹某今天的成功。 由此可见,曹操挣的那些钱,主要是分给部下了。关于这一点,还有旁证,《三国志魏志和洽传》记载:"太祖建立宏业,俸师徒之费,供军赏之用,吏士丰于资食,仓府衍于谷帛。"意思是曹操之所以能够创立那么大的基业,有一条关键因素是他不爱财,居然用自己的俸禄给军队发饷,用自己的俸禄来赏赐立功的将士(供军赏之用),所以即使朝廷财政紧张,开不出军饷,他的部下也不会挨饿,他军中仓库里的积蓄也不会匮乏。 曹操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不豪奢,甚至还可以说相当俭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