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位地方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是一位"极度的消费狂",他的信用卡透支已超过3万美元,每年光付利息就不止7000美元。对他来说,这个3万美元的债务并非偶然。 多年来,他一直是债务缠身,而且数额经常高于3万美元。播音员先生每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这种收入水平在美国处于7%高收入人群之列。但是,他的净资产水平又怎样呢?你会怀疑这个年近40的家伙有几百万美元的净资产吗?实际上,播音员先生的净资产为负值。他怎么会这样呢?他是否有一个大家庭需要维持呢?是否在为家里的老人付医疗费呢?和妻子是否买了昂贵的房子呢?是否在清还教育贷款呢? 统统都不是。他是个单身汉,房子是租的,汽车也是租的,但他并不是将所有的钱都花在这上面。像播音员先生这样的人还不少,许多人都是这样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相信人们必须花许多钱才能享受生活。播音员先生是一个超级消费者,这从他的想法和爱好中都能表现出来。他认为,购买某些较差产品和服务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快乐程度。 播音员先生及其同类人都希望快乐地享受生活,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只有当收入增加时,他才有可能这样做。那么,播音员先生应怎样同电台的高级主管谈判,才能达到增加工资的目的呢? 你的答案可能会与他所采取的方法大相径庭。播音员先生把他刚才向我讲述的这些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主管,说自己负债累累,入不敷出,而且他讲的比这还多。播音员先生越来越担心将来会无法获得快乐,而且他认为,获得快乐的唯一方法是花钱来尽情享受。 如果你是播音员先生的老板,你的雇员因为快要破产了而想要更多的钱,你对这种想法的反应会是如何呢?作为他的老板,如果是基于工作效率提高而要求增加工资,你可能容易接受,但播音员先生的谈判并未包括这一点。播音员先生的老板应不应该给他加工资呢? 这又回到了问题的根本--播音员先生需要工作,并且他的资产为负值。 因此,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掌握在老板手中,而非相反。尽管播音员先生拥有一打的手表、两辆昂贵的汽车,可以在镇上的上层单身人士酒吧签单,在高档的餐厅用餐,并且拥有各种可以想象得到的娱乐设备,但这也无法改变问题的本质。他没钱,在经济上正处于危险的境地。没有薪水收入,他将无法挨过一两个月。 仅仅这些问题就已经够糟糕了,但更糟糕的是,播音员先生把他的经济状况原原本本告诉了老板。这样一来,作为他的老板,你可能不会给他加工资,而且你可能会开始找人顶替他的位置。因为可能你会相信,如果一个重要职员沉迷于占有和消费,他的工作效率肯定不会高,而净资产为负值会使人分心,并会对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 播音员先生的情况十分不幸--他忘记了人生的要旨,人们不是为了大肆挥霍而去购买商品和服务,而是为了生活所需才去有条件的选择,每个人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