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从《窃听风云2》看投资流动性
查看完整版本:从《窃听风云2》看投资流动性
2011/8/28 15:59:35
  描写股市内幕交易的香港电影《窃听风云2》正在影院热映。如果说《窃听风云1》只是一部纯粹描写内幕交易还带点黑帮情节的电影,那么此次的《窃听风云2》无疑金融味道更浓一些了,尤其是最后大解决时"5000万股749股票"的桥段,更是给普通投资者上了关于投资流动性的重要一课。
  从0.5港元到6港元
  在《窃听风云2》中,吴彦祖饰演的角色通过窃听一帮股市黑手的内部交易录音来向他们勒索,要"5000万股749的股票"。曾江饰演的股坛黑手老大同叔初听此要求很不以为然,因为当时这只代码为749的股票股价不过0.5港元,5000万股也不过2500万港元,对于暗地操纵香港股市的同叔等人而言,的确是小菜一碟。
  但是当他们准备履行拖延时才发现,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749这只股票不但价低,而且交投极其平淡,一年的成交量也不过几十万股。要在一天内买到5000万股的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完成任务,同叔不得不命令刘青云饰演的证券公司老总高价收购,于是前一日还报收0.5港元的749股票价格一路炒高,最后在吴彦祖大量释放手中存货的前提下,才勉强完成5000万股的收购任务--但与此同时,也将749的股价炒上天--这5000万股的平均收购价竟然超过6港元,是此前0.5港元的12倍。
  从0.5港元到6港元,这就是749这个交投稀疏流动性极差的股票在短时间内交易巨量份额必须付出的代价。事实上,对于坐拥数亿数十亿甚至上百亿资金的大机构而言,投资时的流动性问题是不得不考虑的。
  大资金操作的流动性阻碍
  "你要真的每周能够实现10%收益,那么你很快就能超过巴菲特成为世界首富了",网上投资论坛,尤其是外汇或期货相关品种的,时不时会有人炫耀自己能够保证10%的周收益,而这种炫耀之下必然也有人会用这样的逻辑去打击它。
  10%的周收益是否存在,不好说,但是打击它的逻辑,却存在问题,没有考虑到流动性问题。要知道,在投资市场,从10万元变成100万元的难度和从10亿元变成100亿元的难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相比巨大的投资市场,10万元资金可以忽略不计,无论进出都不会有交投困难,但是对于10亿元资金,就要考虑这个问题。正因此,可以快速实现10万元到100万元的投资方法,不等于同样可以在10亿元到100亿元上复制。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设你有一个水晶球,每天可以告诉你10次欧元下一个5点波动的方向,那是否意味着你就可以借此成为世界首富了呢?假设你有1万美元,按照40倍的最高杠杆,每次开仓25万欧元,那么5个点的波动就可以赚25×5=125美元,每天10次就是1250美元--即12.5%的日回报。但是,假若你有了100万美元,理论上你可以开仓2500万欧元,但问题就在于即使是银行间外汇市场,每个价位的挂单一般也不过数百万欧元,连数千万欧元的都极少看到,当你以市价单买入大量的欧元,就会将其价格大大推高,每个价位(0.00005,即0.5个点)有500万欧元的挂盘为例,那么要在1.44的价位市价买入2500万欧元时,实际上将是1.4400买入500万欧元,1.44005买入500万欧元,1.4401买入500万欧元,1.44015买入500万欧元,1.4402买入500万欧元,这2500万欧元的实际买入成本为1.4401,这高出的0.0001就是流动性带来的滑价成本;同理,当你到1.4405时要抛出这2500万欧元时,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实际的卖出价就只是1.4404,虽然可以猜对5个点的波动方向,但是因为流动性问题就只能赚到3个点的利润。
  巴菲特的"左侧交易"
  股神巴菲特在许多人心目中,是"左侧交易"的典范,往往在下跌过程中买入,在上涨过程中卖出,从来不猜顶猜底,也不奢望买在底部或者卖在顶部。其实,这不仅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也是其庞大资金量对其的要求。
  股价上涨,就是因为买盘比卖盘多,买盘必须以更高的价格买入,从而推动股价上涨;至于股价下跌,则是反之,卖盘比买盘多。从流动性角度看,则可以说同样是卖出,在股价上涨时面对的流动性要远远好于股价下跌时。对于巴菲特这样的大资金而言,面对昔日像中石油这样必须全部抛售的决策时,就必须在上涨时完成抛售,尤其是市场最后疯狂时的买盘可以使巴菲特在高流动前提下以很小的滑价成本卖出;反之若巴菲特选择的是在中石油股价见顶后下跌的过程中抛售,那么就必须与大量同样着急抛售的投资者抢买盘,那就必须以更低的价格保证成交,从而付出可能不小的滑价成本。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