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2011版《城市蓝皮书》激起热议 年收入1.6万就变中产?
查看完整版本:2011版《城市蓝皮书》激起热议 年收入1.6万就变中产?
2011/8/15 10:11:25
  8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了2011年版的《城市蓝皮书》,根据书中数据,截至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而让大家不知如何反应的,则是这一阶层的确立标准,即书中对中等收入阶层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确定为1.63万元至3.73万元之间。
  此书一出,网上瞬间热议纷纷,大部分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的表达方式,我们"被中产"了吗?原来达到"中等收入"这样简单,大家都是中产一族了。这数据是否可信?
  《城市蓝皮书》中,对中等收入阶层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确定为1.64万元到3.73万元,按照该书本章节的作者张丽峰教授的说法,计算时以每个家庭3个人来算,即每个家庭每年可支配收入达到约4.86万元至11.19万元。
  采访了一些家庭,他们的反应出奇地一致:这标准也太低了。
  家住在江苏盐城的小陈一家,自己在读大学,父母两人每年的收入大概在15万元左右。按照这个算法,应该都能算上"富裕阶层了"。可在听说这个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的时候,小陈的父母都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家一年收入十几万,女儿还在读大学,是没有收入的。最近存款买了房子和车子,就没剩什么了。"陈先生说。"那您觉得你们算不算是富裕阶层的生活水平呢?""那肯定不是的,奢侈品什么我们都不买的。"陈先生笑着说。
  家住杭州的翁女士也给出了同样的看法。
  翁女士和先生都是老师,女儿也在读大学。一家的年收入大概在十六七万左右。"这标准太低了。"翁女士脱口而出,"我认为这个数字不够可信,作为一个平均数,没有考虑到中国的贫富差距。况且,考虑到现在的通胀和房价,一个三口之家才十几万一年,怎么能过的上中产的生活嘛。"
  《城市蓝皮书》中的数据显示,到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其中北京、上海的中等收入阶层分别达到了46%和38%。通过电话,联系了在北京工作了十年的白领陆先生。
  "这种算法太低了。在北京,至少一个家庭收入在25万左右才能过上比较decent(像样的)的生活。"陆先生给算了一笔账,"你看,现在中国都是三口之家,小孩子是没有收入的。在北京,一个家庭(年入)12万,算是能过上正常生活。北京房价高,租房子起码3000多块;加上别的吃穿用度,小孩的教育,是不怎么能剩钱的。"
  陆先生和太太在北京算是生活得不错的家庭,收入高出"中等阶层"好几万。"我们算是中等阶层生活得一般的。在北京,感觉一年十几万根本是不够花的。"显然,这个标准让他也不怎么能理解。
  "中等收入阶层":门槛只有1.64万元
  网友质疑:这个标准太简单!
  《城市蓝皮书》一出,网上掀起一阵讨论。许多网友都对此持有怀疑态度。
  网友"Iam老潘"调侃道:"中国社科院8月3日发布的2011版《城市蓝皮书》中,到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中等收入阶层的人均年收入1.63万到3.73万。这样的收入在北京上海,作为白领(好小的领子啊),会生活很困难的!对如此报告,我真是替他们难过。统计最大的失败就是失实啦!"
  "晓雨飘扬"更是犀利:"按这个水平上限计算,月收入3100(元)以上,是中产阶级;按最新猪肉价格,可以购买150斤生猪肉,生猪平均体重200斤,如此折算,每年有9头猪以上的农民,就是中产阶级。"
  的确,网友的疑惑不无道理,根据2006年世界银行确定的全球中等收入阶层标准,为家庭年收入1.68万至7.2万美元(每个家庭4.3人)的,算是中等收入阶层,换算成人民币,人均年收入的区间大概在2.34万到10.04万。比起《蓝皮书》,这个区间可要"慷慨"多了。
  而一般国家对"中等收入阶层"的定义也是多方面的:中等收入阶层的流行定义是这样的: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
  还有人算了一笔账,根据《城市蓝皮书》的数据,6.2亿(全国城镇人口)-2.3亿(中等收入人口)-0.5亿(贫困人口)=富人3.4亿。按照这样算,中国真是"发达了"。
  专家回应:何为"中等收入阶层",民众有误解
  2011版《城市蓝皮书》本章节的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后、经济学博士张丽峰,对于坊间的众说纷纭,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她是这样回应"不够真实、太低"等评价的:
  "关于中等收入阶层的概念,目前国内或国际上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国外一般都用'middle class'称之,中文里的'中产阶层'与'中等收入阶层'还是有些区别的,为避免'望文生义'而产生歧义,文章中使用了中等收入阶层这一提法。"
  对于世界银行的数据,张女士说,全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银行的这个数据是全球的一个平均值,不能简单地把这个标准套用到我国。并且《蓝皮书》中的数据也是一个平均值,不能片面地套用在某个城市或家庭。
  在被问到"按照3500的个税起征点算,全国仅2400万人需要纳税,而您所计算出来的中等收入阶层人口数字是2.3亿,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异为什么会这么巨大?"这样的问题时,张女士认为不在同样的测算标准和测算范围下得到的两个数字,是不能横向对比的。首先,个税的计算单位是个人,而文中在计算中等收入阶层的时候,一直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另外,文章是依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测算出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所以严格来说,文章中测算的城市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应该是达到中等收入标准的居民家庭比重,可以这样理解:"到2009年我国城市有37%左右的家庭达到了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此外,个税的征收标准是全国统一的,而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
  对此,也采访了一些经济学专家。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米教授认为,数据的测算不可能考虑到所有方面,要判断怎样才是"中等收入阶层",应该综合多方面来看。"英国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建立了一个多指标的计算方式。把衣食住行都分类来计算。"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在进行数据调研的时候,一些职业变更比较频繁的人群,无法统计其收入、支出。"这种数据的测量方式算是一种探索,还有研究的余地。"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