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乔治·索罗斯乱世“回家”
查看完整版本:乔治·索罗斯乱世“回家”
2011/8/5 14:09:52
[第01页] [] >>
  乔治·索罗斯,那个因为让英格兰银行破产而出名的家伙,现在真的要就此隐退江湖专心搞慈善事业?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索罗斯是投资界的教父级人物,是世界上最为传奇和伟大的基金经理,各国央行和政府闻风丧胆,恨之入骨的投机家,执著的哲学爱好者,慷慨的慈善家和积极的政治行动主义分子。他是魔鬼,也是天使,他的收入至少要比联合国中42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富可敌42国。他曾在过去几十年间不遗余力地斥资数十亿美元来推动世界各地的民主和自由言论,促进教育和消除贫困。
  7月27日,索罗斯宣布将不再为外部投资者理财,并还回10亿美元的客户资金,从今往后将专心经营自己家族的投资业务。这一切意味着索罗斯40年的对冲基金经理人生涯正式结束。然而,索罗斯依然手握200多亿美元家族资金,能够游离于监管之外,依然对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从战争大逃亡到资本大冒险
  1930年诞生了两位影响世界的犹太裔投资奇才,一位是沃伦·巴菲特,另一位是索罗斯。
  1930年8月12日,索罗斯出身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中上阶层的犹太家族。父亲是世界语作家,拥有犹太民族为人精明、性格坚强的典型特征。索罗斯从小把世界语当母语来学,在父母的关爱下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少年时代的索罗斯是各种游戏的常胜冠军,尤其擅长游泳、网球和航海。
  然而,1944年突如而来的战争劫难摧毁了索罗斯一家平静快乐的生活。纳粹入侵布达佩斯后,对犹太人赶尽杀绝,索罗斯一家开始了逃亡生涯。由于亲友中有人担任纳粹官员,给予索罗斯一家较多的庇护,同时索罗斯父亲想办法给全家弄到了假身份证,并有朋友站出来证明他们不是犹太人,全家人终于逃过一劫。这场战争给索罗斯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冒险是对的,但绝不要冒毁灭性的危险。
  "我们没有向命运低头,我们同比我们强大得多的邪恶力量作了顽强抵抗,而且我们胜利了。我们不仅自己存活下来,还帮助其他人躲过纳粹的追杀。"索罗斯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逃亡中,我第一次品尝到了冒险的滋味。将一场无法想象的大灾难变为一场令人振奋的大冒险--这给我的人生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1947年,年仅17岁的索罗斯离开祖国匈牙利,开始到处寻找发展机会。索罗斯最终落脚伦敦,满心希望能在伦敦闯出名堂。
  1949年,索罗斯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
  1952年,索罗斯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为了谋生,他做过手袋推销员,但发现生意难做。后来他嗅到了投资业的赚钱机会,于是给各家投行发自荐信,就这样他成了辛格-弗里德兰德合伙公司的见习生,开始了风云六十载的金融生涯。后来,索罗斯成了这家公司的一名交易员,专事黄金和股票的套利交易,但他在此期间表现并不出色,没有赚到多少钱。于是,索罗斯又作出了将影响他一生的选择:到纽约去淘金。
  从交易员到自立门户
  1956年,索罗斯带着他的全部积蓄5000美元来到纽约,当了一名套利交易员,并且从事欧洲证券的分析,为美国的金融机构提供咨询。
  26岁闯荡纽约的索罗斯,念念不忘哲学梦想,一心想着要在华尔街赚到足够多的钱来支持他成为一个作家和哲学家。他计划在华尔街工作5年,一旦存到50万美元便回英国继续哲学研究。但就像我们所知的那样,索罗斯和华尔街的缘分显然不止5年。
  当时和第一任妻子住在小公寓里的索罗斯一边研究国际股票套利,一边做着哲学梦。他花3年时间写了一本哲学方面的书,但最后放弃了,这本书的一些思想后来体现在他的著作《金融炼金术》中。
  1959年,索罗斯进入维特公司,继续致力于欧洲证券。维特公司是美国少数几家从事海外贸易的公司之一。索罗斯仍然是华尔街地区的少数几个套利商人之一,在伦敦和纽约之间进行套利活动。
  1960年,投资界新人索罗斯小试牛刀,锋芒初现。他经过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德国安联保险公司的股票和房地产投资价格上涨,其股票售价与资产价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他建议人们购买安联公司的股票。摩根担保公司和德累福斯基金根据索罗斯的建议购买了大量安联公司股票。事实果真如索罗斯所料,安联公司的股票价值翻了3倍,索罗斯因而名声大振。
  1963年,索罗斯进入阿霍尔德-布雷希洛德合伙公司做证券分析师。1968年,他接手管理了公司成立的"双鹰"和"老鹰"离岸基金,为公司赚了不少钱。
  1969年,39岁的索罗斯决定自立门户,并和耶鲁大学毕业的吉姆·罗杰斯合作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起初叫索罗斯基金,1979年更名为量子基金)。量子基金的名字,来源于海森伯格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因为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总是在波动。在不确定状态上下注,才能赚钱。在他们联手的10年间,这对黄金搭档在华尔街无人能敌。
  由于量子基金没有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不能在美国出售,因此其股东都是些外国人,主要是欧洲人。量子基金大量利用杠杆从事商品、外汇、股票和债券的跨国投机交易。索罗斯透露量子基金的资本主要投在股票上,而对商品和外汇的投机主要是利用期货和杠杆。
  在索罗斯和罗杰斯超群的投资才能和默契的配合下,量子基金呈爆炸式增长。到1980年12月31日,他们的基金增长达3365%。与标准普尔综合指数相比,后者同期仅增长47%。尽管索罗斯曾多次因操纵股价和越限交易受到指控,但在索罗斯这个金融大盗的剽悍成长史上,这实在算不了什么。
  当"赚得好"遭遇"做得好"
  曾抵御过各方侵略者的匈牙利是一个坚强、自信的民族。他们的语言马扎尔语被认为是任何外人都无法理解的。匈牙利人善于以陌生人的眼光来探索世界,不带任何错觉地思考生活。这也许造就了索罗斯对全球政治经济局势敏锐的观察力和犀利的判断力。
  索罗斯从来不根据投资法则来投资。他和其他如巴菲特等的投资大师都很不同。他对投资有第六感,每次他按照写下来的投资计划去投资的结果总是不如按照大脑的感知随机投资的结果。而且,他的投资非常国际化。
  他好像具有一种超能量左右着世界金融市场。他的一句话就可以使某种商品或货币的交易行情突变,市场的价格随着他的言论上升或下跌。一名电视台的曾对此作了如此形象的描述:索罗斯投资黄金,所以大家都认为应该投资黄金,于是黄金价格上涨;索罗斯写文章质疑德国马克的价值,于是马克汇价下跌;索罗斯投资伦敦的房地产,那里的房产价格颓势在一夜之间得以扭转。索罗斯成功的秘密是许多人都急切地想知道的,但索罗斯对其投资方面的事守口如瓶,这更给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1980年是一个特别值得骄傲的年度,该年度量子基金增长102.6%,这是索罗斯和罗杰斯合作成绩最好的一年。此时,量子基金已增加到3.81亿美元,索罗斯个人也已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但令人遗憾的是,罗杰斯此时却决定离开。
  在随后的一年,索罗斯遭受到了他金融生涯的一次大失败。索罗斯判断美国公债市场会出现一个较大的上升行情,于是用所借的银行短期贷款大量购入长期公债。但形势并未像索罗斯所预料的那样发展。这一年,索罗斯所持有的公债每股损失了3至5个百分点,量子基金的利润首次下降,下降程度达22.9%。大批投资者弃他而去,带走了公司近一半的资产约1.93亿美元。
  索罗斯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甚至曾想过要退出市场,去过一种平淡的生活。但被挫折打败不是索罗斯的风格,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来,并开始从哲学角度思考金融市场的运作。
  研究哲学虽然未能成为索罗斯的事业,但却对他投资理念的形成大有影响。对于其他人而言,犯错是耻辱的来源;而对索罗斯来说,认识到错误则是一件可以引以为豪的事情。因为在他看来,对于事物的认识缺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伴侣,他不会因为错误百出而倍感伤心丢脸,他随时准备去纠正自己的错误,以免在曾经跌倒过的地方再度绊倒。
[第01页] [] >>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