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市场"量价齐增" 在众多理财产品中,有的让投资者"颗粒无收",有的让投资者收益颇丰,然而,这种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两种情况竟出自同一家银行。 最新的监测数据显示,近期,银行各种类型的理财产品不管是发行量,还是收益率,均呈现全线上涨的大好局面。即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使在通胀与加息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不减反增。 量价齐增 32款理财产品表现突出 最新发布的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近期,不管是外币债券类产品,还是保证收益型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在发行量,及收益率全线上涨。6月,1642款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较5月增加123款。其中,到期年化收益率达6.00%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计32款。信贷类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51%,较5月上涨0.61%;人民币债券类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9%,较上月上涨0.65%,其中,1个月以下期产品上涨幅度达1.05%。 普益财富的理财师分析方瑞指出,受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的人民币债券类产品预期收益率全线上涨。"6月,年内央行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缴存款准备金率前后市场资金甚为紧张,7天和14天回购利率及隔夜和1周SHIBOR利率都超过了春节前的最高水平。"同时,由于市场预期未来央行稳健性货币政策保持不变且信贷政策也偏紧,故各期限信贷类产品预期收益率也上涨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6月份到期理财产品中,到期年化收益率达6.00%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计32款。有20款半个月及以下期限产品到期收益率达6.00%及以上,其中,不乏一些投资期限仅3天、7天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产品投向涉及信贷资产、票据资产以及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显示出6月较为紧张的短期资金面情况。 同一银行 同现零收益及最高收益 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6月,1389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有6款没有实现预期收益率。其中招行一款1年期产品到期遭遇零收益,让投资者"空手而归"。然而,32款收益突出的理财产品中,也看到了招行理财产品的身影,其以9.1893%的高收益排名第一。此外,招行的多款产品也"榜上有名"。同一家银行,购买不同的理财产品,收益为何相差天与地? 据介绍,招行的两款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9.1893%和8.2773%,均为该行私人银行推出的证券投资类产品,二者投资期均为3年。 了解到,招行到期遭遇零收益的产品,其发行于2010年6月10日,投资期限为1年,挂钩标的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以及工商银行这三只A股股票。普益财富的研究员分析指出,"该产品每季度设定一个观察日,若某一观察日所有股票收盘价均不低于期初价格的108%,则产品终止并获得收益,第一个至第四个观察日终止能够分别获得4%、5%、6%和7%的年化收益率。然而,实际情况是四个观察日都未达到终止条件,故产品到期收益率为零。" 此外,光大银行有3款阳光理财套餐计划均挂钩于3个月期美元LIBOR,产品投资期限分别为3个月或2个月,并设定了利率区间。由于3款产品在投资期内挂钩利率始终位突破利率区间,因此产品到期收益率均为最低预期收益率。 到期产品 93%无法跑赢CPI 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4%,创36个月来新高。7月初,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在通胀与加息双重因素的影响下,近期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不减反增,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为306只,较前一周增加35只。理财师表示,"虽然近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调,但就上半年整体水平来看,仍是处于水涨船高的走势,特别是在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还将保持高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16家上市银行今年年初投资的仍在运行和已经到期的所有理财产品中,有93%产品无法跑赢CPI,可能会出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局面,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可以加大存款在资产配置中的比重。 理财师提醒投资者,结构类理财产品虽然收益较高,但风险也相对较大,需谨慎购买。此外,应从投资期限、风险等级两方面来选择理财产品。"在流动性紧缩和加息的背景下,应选择风险相对较低、收益较为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切记不要盲目跟风,尽量能够选择自己相对熟悉领域的理财产品进行购买。比如有炒股的经验,可以购买股票挂钩型结构类的理财产品;对外汇较为熟悉的投资者,可选择与汇率挂钩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