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白银客户被“强平”
查看完整版本:白银客户被“强平”
2011/6/27 14:38:07
   一个"激进"的投资者全仓杀入后致亏的故事,其自身亏损和商业银行的"强平"带来的教训,是否可以让白银市场风平浪静?
  近期,收到来自一个代理机构的"投诉",该代理机构内多位投资人账户出现如下问题:一是仓位在3-4月期间多次受到业务代理机构--商业银行的强行平仓处理;二是系统多次出现无法登陆和交易的情形。
  2011年春节过后,彭先生开始做白银T+D交易,截至5月3日白银价格暴跌以前,彭的贵金属账户资金数额已从年初180万元亏损至仅剩下不足10万元。
  他认为,账户在3至4月间多次遭遇大幅强平是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责任完全在代理此项业务的商业银行。
  "强平"之惑
  彭先生给出示的银行"强平单查询界面"和日结单显示,其账户在3月7日和4月6日两个交易日内的白银空单均遇到大幅强平,分别为299手和140手。
  而银行交易系统显示,其强平原因系"当时风险度"已经超过系统限制,平仓之前,该仓位风险度达到222%。
  彭先生则质疑,平仓的具体手数是如何计算的?如果按照保证金交易的风险度指标计算,完全可以少平掉一些仓位,即可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
  以3月7日的交易为例,根据彭先生的计算,平仓220手已经完全可以覆盖风险。即如果在7689元/千克的价位平仓220手后,其风险度为132%;考虑到银行在交易所收取保证金的基础上加收了5%的保证金,以防范自身风险,对此,如果保证金以12%计算,当平仓220手时,风险度为90.76%。即使以当日瞬时最高价格7702元/千克计算,当平仓220手时,风险度为95.67%,也已为安全区间。
  彭先生认为,在充分考虑到当日波动风险的情况下,299手的平仓量多了。
  一位银行业务部门负责人表示:风险度仅是一个辅助参考指标,保证金情况才是衡量客户风险的唯一标准。在客户保证金不足时,银行有权强行平仓,以释放客户及银行的风险。如果该客户全仓交易,且金额较大,需要关注自己的可用资金变化。
  彭先生还指出,在被强平的交易日前后,并没有收到银行的任何风险提示和追加保证金的短信或电话通知。
  据了解,在遇到日内波动风险较大时,当日盘中强行平仓也是允许的,且是可以在未通知客户的前提下。这在与客户的协议中通常是写明的。但一般情况下,以交易所和银行分别收取10%、5%的保证金为例,即使部分情况下,风险度超过100%,但没有触发客户欠款至银行亏损指标时,银行通常会给客户时间补充保证金。
  "根据我们掌握的此客户信息,在白银疯狂上涨的4月份前此客户一直在用高杠杆(低保证金、高仓位)做空白银,但事与愿违。" 上述负责人称。
  银行的"新"业务
  彭先生的"遭遇"仅仅是个人贵金属投资的个案。但一段时间以来,还有更多"彭先生们"只是凭借听说"炒"贵金属挣钱,在并不充分了解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就草率进入了市场,甚至连银行代理贵金属T+D业务的具体交易细节都不了解,最终只能以亏损收场。
  目前国内银行推广黄金T+D或白银T+D的业务模式是:总行会向各分行下达各项指标(如金额量、客户量等),各分行再下达到各支行及代理点,各支行或代理点再分解到具体业务人员,并以此作为对员工业绩考核的一部分。因此,降低保证金水平、降低手续费等推广方式应运而生。
  上海黄金交易所在"五一"长假后的内部文件中,以"点名"方式对三家贵金属交易量名列前茅的商业银行提出警示,督促其注意排查自身交易系统故障,严防交易风险。
  据了解,由于白银市场波动引发的交易爆仓、交易系统故障等问题已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重视。"短期内会影响一切新业务的开展,监管部门会重新审视除价格波动以外的其他风险。"某商业银行人士坦言。
  某贵金属交易员直言,由于参与贵金属T+D品种交易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保证金交易模式,作为专业理财品种,它不宜成为非专业人士的投资选择。以白银现有的价格、特性,它并不宜成为大众长期持有的资产,也不能作为抵抗通货膨胀的投资。且在短期市场波动频繁的情况下,缺乏经验的个人投资者更不适宜介入白银交易。。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