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11/6/21 7:38:07
传审批制即将改为备案制 近两日来,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即将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的消息,让整个券商集合理财市场再度沸腾。有券商人士指出,制度上的"松绑",对于一直生存在资本市场偏僻角落中的券商理财来说,无疑具有雪中送炭般的意义,而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扩容的提速。据了解,目前,不少券商似已先知先觉,新发集合理财产品明显增多。 券商理财迎制度"春风" 上周末开始,市场上便广泛盛传,证监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证券机构行政许可调整,拟取消3项审核事项,其中一项就是证券公司设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事前告知性的"备案制"。 虽然截至昨日,证监会尚未发布相关文件,部门官员也没有给出明确表态,但其官方网站6月17日披露了"证券公司行政许可审核工作指引第10号--证券公司增资扩股和股权变更",已间接证明,证监会确实正在进行行政许可方面的调整。 事实上,今年2月底,证监会公布调整证券机构行政许可工作机制时,就曾宣布拟取消券商设立集合理财计划等3个事项的审批。"如今看来,此事将进入实质实施阶段,意味着今后证券公司申请成立集合理财产品仅需事先告知证监会,备案期限届满,备案机关不表示意见就被视为同意。"昨日,广发证券市场部一位相关人士向表示,"取消审批等于在制度上给券商理财'松绑',市场扩容将提速"。 发展提速有望与基金抗衡 从2005年3月证监会批准光大证券首只集合理财产品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牛熊轮回,各类公募、私募基金蓬勃发展,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无法与其抗衡。业内人士分析,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之所以发展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先行审批制度影响了市场积极性有关。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券商同一时间只能申报同一类型产品,从申报到正式批准一般需要半年左右时间。而这期间市场多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是募集困难,就是后续管理压力增大。 "若备案制实施后,这一问题将得到根本性解决,"西南证券策略分析师刘峰指出,作为资产管理计划的重要一环,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将在"地位"上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未来有望与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发行再入高峰业绩成障碍 今年年初,由于股票市场行情持续走弱,公募、私募发行越来越困难,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发行也逐渐降温。不过,5月以来,这种局面似乎大有改观,至6月17日,16家券商发行了19只新品,其中6月成立的有8只。值得一提的是,发行券商几乎悉数为中小型券商,长江、东方、光大证券均发行2只;国都证券、山西证券等均发行1只。据统计,截至6月17日,处于存续期的券商集合产品一共有228只。 券商集合理财具有自己的优势。据介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分为"小集合"和"大集合",小集合产品门槛较高,100万元起步;大集合产品大多5万元、10万元就可购买。相比阳光私募动辄百万的投资门槛,该类产品更加"平民化"。 不过,略感遗憾的是,今年以来,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业绩也不太"给力"。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券商集合理财193只偏股型产品平均跌幅达6.35%,远远超过同期大盘3%的跌幅,实现正收益的产品仅有12只,仅占6%,且业绩均未超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