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千元涨薪变得有意义 要让这种涨薪"有意义",重要的是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理顺收入分配体制,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最近一篇《涨薪千元的有限意义》的,引起社会的共鸣。在CPI不断高涨的背景下,千元的涨薪,对寻常百姓有多大意义?新京报"京报调查"进行的专项调查,其结论比新闻更让人深思。 受访者群体中,近三成月收入低于3000元;35%左右的受访者收入不超过5000元;超过5000元的相对高收入者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接近六成的受访者主要依赖工资维持家庭正常生活,也即工资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超过50%。在受访者中,52%近三年收入平均涨幅低于10%,40%的涨幅低于30%。在问及千元涨薪对你的生活影响大的时候,57.7%认为"低于生活成本的涨幅,不满足";20.4%认为"基本上变化不大,与物价增长持平"。 这一组数据形象地反映出当前普通工薪阶层在收入增长上面临的困境。一方面,财产性收入过低,家庭生活主要以工资为主;另一方面,收入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考虑到CPI的上涨,尤其是食品价格的上涨,收入实质增长有限。 可以用另一组数据来进一步佐证。我们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来衡量近几年收入增长。根据统计,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9元,比2005年的10493元增长8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0%,年均实际增长9.7%,不足10%。如果从城乡居民收入看,受访者不是最差,他们平均收入要超过全国平均不足1600元的水平。其收入年均增长尚不足10%,那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就更困难了。 从绝对意义上说,涨薪当然是件好事;但从相对意义上说,涨薪幅度过低,甚至跑输CPI和房价上涨,这种涨薪当然"意义有限"。收入增长的困境,制约了消费,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人们一般用社会零售总额增长的指标来说明我国消费的旺盛。但这一指标不仅包括城乡居民消费,还包括了社会集团的消费。我们用一种新方法来尝试重新测算。不考虑居民投资情况,如果我们用城乡居民总收入扣除每年居民新增储蓄,以此来衡量城乡居民消费情况。从这个角度可以发现,"十一五"期间我们城乡居民消费波动比较大,而且增长幅度有限。城乡居民消费增长情况并不如想像那么美好。 中国未来的发展,一定要走消费主导的道路。"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扩大消费,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开篇提及的文章以及进一步的调查,现实上反映了我们在提升收入方面的政策调整和改革力度还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从扩大消费、实现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的角度看,我们需要提高普通居民收入水平,使涨薪的幅度既让劳动者满意,也让企业能够承受。而要让这种涨薪"有意义",重要的是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理顺收入分配体制,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 调查数据 有媒体,涨薪千元的意义"有限"。因为一部iPhone4手机国内售价4500至5000元,超过许多中国人的月薪;春节给近亲包红包,每封1000元都是正常的;近期北京房价走软,但5月的签约均价还高达19710元/平方米。1000元,不及1平方米房价的一个零头。 1、近三年,你每年的收入涨幅平均是多少? A、10%以下 52.0% B、10%-30% 40.0% C、30%-50% 7.5% D、50%以上 0.5% 2、你的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多大? 100% 3.1% 80%-99% 10.7% 50%-79% 43.1% 30%-49% 28.4% 30%以下 14.7% 3、千元涨薪对你的生活影响大吗? 很明显,能很大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7.7% 影响一般,略有改善 14.2% 基本上变化不大,与物价增长持平 20.4% 低于生活成本的涨幅,不满足 57.7% 受访者资料 性别 男 57.1% 女 42.9% 年龄 90后 3.0% 85后 22.7% 80后 38.4% 70后 25.7% 60后 5.9% 50后 3.6% 其他 0.7% 教育程度 初中及以下 1.6% 高中/中专/职高 13.6% 大专/高职 30.0% 大学本科 44.8% 硕士及以上 10.0% 个人月收入(税前) 3000元及以下 26.6% 3001~5000元 34.9% 5001~8000元 13.6% 8001~10000元 20.6% 10001~15000元 3.4% 15000元以上 0.9% 本期调查由清研咨询、新京报网联合推出,本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32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