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斌办公室里堆满了各色奖状,其中不少是花钱"买"下的。 近期,身披"内蒙古自治区百强企业""2008年感动包头人物"等桂冠的"亿万富翁"金利斌,突然在奥迪A8座驾自焚,引发社会一片猜疑。 查阅金利斌的惠龙集团公司网站,会发现公司对外宣称资产已达25亿。然而金利斌死后,相关调查显示,从2004年开始,金利斌就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公开向社会非法集资。2008年未经工商部门批准,即打出"惠龙集团"公司旗号,成立了4个融资部,以月利息三四分钱、甚至一角钱大肆集资,金额高达12.5亿元。 "他每天一睁眼,就增加100万元债务。"包头市公安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副局长曹春说,惠龙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属单位犯罪。金利斌4月13日自杀后,警方正式对惠龙公司立案调查。 采访发现,金利斌出身工人,下岗后靠贩运有了一点积累,便注册了包头市惠龙公司,开始代理伊利酸奶、蓝带啤酒等名牌食品,获得了丰厚收益。 采访发现,从2008年起,金利斌为了弥补资金缺口,黑钱、白钱都敢高息吸纳,非法集资规模达到高峰。截至今年5月9日,警方共接待非法集资参与人报案1500多名,报案总金额约6.1亿元。 "还有6亿多没主儿。"办案人员莫日根分析,不能排除有"黑钱"通过放高利贷"漂白"。司法审计发现,惠龙公司账户上有1.5亿元是以"金利斌"名义集资的,利息也是"金利斌"领取后再转交"第三人"。 在金利斌的办公场所,处处可显财富和荣誉的影子:室内不仅有"桑拿房",电话都是镀金的,甚至连墙上的地图用的也是金色材料。办公楼大厅里本应陈列工艺品的书架,摆放了形形色色的奖状,办公桌上、窗台上、墙壁上……到处是奖杯或与某领导合影。 "内蒙古自治区百强企业""2008年感动包头人物""包头市十大财经人物""重点龙头企业"……几十个荣誉证书和奖杯,不仅让观者眼晕,也让金利斌迷失了自己。 "没有一个荣誉是白来的,少的几千元多的8万元。"一名公司高管说,某媒体在包头举办一台晚会,唯有金利斌拿100万元"冠名"。后来这台晚会还差200万元,又是他给的,"那可都是高利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