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公布桥隧出行比较效益市民迷惑:时间成本咋算出来的

青岛海底隧道 (资料片) 即将于6月30日同时通车的青岛海湾大桥、胶州湾海底隧道收费标准初定方案引起市民热议,纷纷称定价超出承受能力。在征求意见期间,27日,青岛市物价部门根据市民提出的意见公布了桥隧出行比较效益。市民质疑,出行效益好不代表可以定价高,公布出行比较效益不如公布价格成本。 小车经隧道最高节约48元 相同路径小车经海底隧道最高可节约出行成本48元。27日,青岛市物价局公布青岛至黄岛几种不同出行路径成本费用情况的比较,猛一看隧道出行相比原来出行方式确实划算。 青岛至黄岛区存在四条交通出行路径,分别是胶州湾高速公路,青岛至黄岛、青岛至薛家岛轮渡,海湾大桥、海底隧道。通过对四条出行路径的成本费用的比较,可以分析出行路径的比较效益。 青岛市物价局以市政府为起点、黄岛区政府为终点,分别以四条交通出行路径,以7座以下客车为例(按平均车内客3人计算)测算了出行成本费用。 若行驶胶州湾高速公路需收费20元,按出行里程87.6公里计算平均燃油费65.7元,时间成本为15.1元,总计100.8元。 若行驶海湾大桥需收费60元,按出行里程59.36公里计算平均燃油费45元,时间成本为10.2元,总计115.2元。 与青岛至薛家岛轮渡的比较。青岛至薛家岛轮渡收费标准为64元,按出行里程23.23公里计算平均燃油费17.8元,通过轮渡的时间成本为17.8元,总计99.2元。 若行驶海底隧道需收费40元,按出行里程28.78公里计算平均燃油费21.6元,时间成本为5元,通过海底隧道的费用总计66.6元。通过四条交通出行路径成本费用比较得出,小车通过海底隧道出行成本费用最低,较其他出行路径中最高的成本费用可节约费用约48元,而且桥隧的时间成本也低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