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CPI高涨理财收益却下滑 银行不能只"售"不"理"
查看完整版本:CPI高涨理财收益却下滑 银行不能只"售"不"理"
2011/5/20 10:23:31
  新近闭幕的第六届浙江金融理财博览会暨第三届浙江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展示会上热闹的人气表明,普通市民对投资理财的需求非常旺盛。尤其在居高不下的CPI刺激下,人们急于寻找与CPI增速抗衡的利器。
  面对"跌跌不休"的股市、不断缩水的基金、扑朔迷离的楼市,银行理财产品成了百姓理财的首选,银行也将发售理财产品作为重要的揽存方式。据最新资料显示,4月份我国理财市场各商业银行共发行产品1507款,同比增长67.3%,环比增长0.87%。但是,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却呈现整体下降。其中1个月以内的产品环比下降4.1%;1至3个月产品环比下降0.4%;6个月至1年期产品环比下降4.1%;1年以上产品环比下降1.9%。
  显然,对普通百姓来说,通过购买理财产品来实现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理财产品不像房子、汽车、金银那样直观,作为虚拟资产,它看不到,摸不着,至于预期收益和风险更是难以捉摸。对于多数市民来说,购买理财产品时同样渴望银行提供个性化理财服务。然而目前理财市场上,除了私人银行有一对一专门化的服务外,即使是银行贵宾理财室几乎也是出售理财产品而已。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能听凭银行宣传,听天由命,亏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银行之所以对普通市民缺少个性化理财服务,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二八定律"的误导,只是对二成的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而忽略了八成普通客户的需求。二是受到政策的限制,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最多只能做代理业务。三是缺乏高素质的理财专业人才。虽然近年来,银行加快了理财客户经理的培养,但大多数理财客户经理是从个人金融从业人员中临时抽调出来的,即使参加了由银行组织的专业培训,个人理财技能仍局限于银行类业务。此外,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销售考核也导致客户经理急于销售产品,而不会真正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产品,更不会费时费力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目前我国的银行理财市场还处于发育阶段,面对百姓旺盛的理财需求,如何正确把握理财市场发展方向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银行的理财服务应加快转型,即由经营理财产品向经营理财服务、品牌、文化方面转变;由对私人银行的个性化服务转向尽可能对普通市民也增加个性化服务,提供个性化产品绝不能对普通市民、对中低端客户"一售了之",而没有任何的追踪和回访。如何为普通百姓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应当是目前我国理财市场重点开发的方向,它体现的也是一家银行的竞争力。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