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从豪车消费解读中国富人“L”情结
查看完整版本:从豪车消费解读中国富人“L”情结
2011/5/9 15:33:59

  价值500万人民币的兰博基尼Gallardo LP 550-2 Tricolore的特别版跑车
  当欧洲人在不断目睹破产事件发生的时候,中国市场却在以越来越热烈的姿态欢迎这些欧洲品牌。在不久前结束的上海车展上,5号馆内炫目的展车在继续强化和推高这种热情。兰博基尼利用上海车展推出一款名为Gallardo LP 550-2 Tricolore的特别版跑车,这种为纪念意大利统一150周年,全球限量发售150辆的超级玩具价格达到了500万人民币,并在第一天就迎来客户的订单,而兰博基尼高层也乐观地表示,中国今年将超过美国,成为兰博基尼的全球第一大市场。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去年年底,三瓶1869年的拉菲堡(Chateau Lafite)在香港拍出43.79万英镑,每瓶价格超过180万港元,但在欧洲,同等类型的产品则在4万-6万港元每瓶。同理,在中国的这些超级跑车价格,也高于在欧洲市场上的同样产品。这种购买力的反差,事实上已经赋予"中国价格"以一层新的含义。传统意义上的理解是,"中国价格"意味着最低廉的价格,和最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但现在在全球范围内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上,"中国价格"则表示来自中国的有钱人已经将这些奢侈品的价格哄抬到了让西方人"瞠目结舌"的程度,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对此形容道:"让许多西方竞价对手吓得脸色发白、以至于悄悄溜出拍卖场。"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的富人们对以"L"字开头的奢侈品牌都很热衷: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兰博基尼(Lamborghini)、卢浮(the Louvre)和拉菲(Lafite)。不过这只是句玩笑话,碰巧这些耳熟能详的奢侈品牌都是以字母L开头。事实上,不论以何种字母开头,也不论你是来自欧洲,还是来自别的发达国家,诸如此类的品牌几乎都在中国找到了第二春。以兰博基尼为例,其首席执行官斯蒂芬温科尔曼在上海车展上表示,该公司新款旗舰车型Aventador LP 700-4在已经售罄了的前18个月的产量中,超过五分之一的订单来自中国。去年,兰博基尼在全球市场上的销售量比2009年下滑14%,为1302辆,但在这一年中,兰博基尼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量为206辆,比2009年的80辆增长一倍以上。为适应这种需要,兰博基尼还表示将把自身的经销店数量从2009年的9家提高一倍以上,达到20家。
  有人将其解读为汽车消费观念的不成熟,认为即使是中国的新富阶层,也不具备理性消费的观念。但消费心理告诉我们,只有非理性消费才能获得满足感,因为视品牌塑造为第一生命的奢侈品行业能够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够从中找寻属于自己的情感共鸣。另外有一部分人也将这视为一个泡沫经济行将破灭的征兆。在香港和上海所发生的事情,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当时的日本人以耸人听闻的价格买下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并且让日本成为全球印象派大师作品最为集中的地方。
  其实,"西方不亮东方亮"的现象几乎在全球范围内上演。在发达国家几乎集体陷入经济泥潭的时候,财富和权力开始向东方转移。但这种转移是不是建立在无数企业和知识建构基础之上的"价值创造",还是建立在"价格制造"之上?则需要每一个人细细品味。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