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7天,账户上的钱就能增加2.0%-4.0%的收益率?面对这样的诱惑,很多平时疏于投资的市民纷纷抢购超短期理财品。然而,实际情况是,如果你的投资期限太长,比如半年、一年,那么收益率可能还低于银行存款,收益率大打折扣。 个案:综合收益难达预期 从事贸易生意的王先生去年底开始转投超短期理财产品,由于超短期产品期限太短,两期产品之间均有一个按活期利率计息的认购空档期,整体算来,收益还不如期限更长、收益率更稳定的产品。 此外,超短期限产品需投资者频繁跟踪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售安排,经常出现投资者因精力、时间不足而延误下一期理财产品的认购,从而难以实现不同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无缝连接,并影响了整体的理财收益。 王先生向展示了他的理财记录,断断续续买了一些超短期理财产品,一季度综合理财收益率才2.0%左右,比预期的4%少了一半。王先生苦笑说:"平时忙于工作,也没太多时间去银行,所以整体收益不太理想。" 分析:短期产品波动较大 从报价看,超短期理财产品确有较大的吸引力。今年春节前,理财收益一度高至6%以上,创多年来保本保收益率理财产品的新高,在国内掀起一波超短期理财产品的购买热潮。但节后全体理财产品收益报价直线下滑,最低才2.50%左右,让不少投资者大失所望。对此,理财专家分析,年初国内拆借利率罕见持续维持高位震荡,是源于春节前流动性紧缺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造成的。随着节后流动性逐渐宽松,挂钩拆借利率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随之回落。可见,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容易受国内资金面的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