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了,就移民国外,这股风潮似乎愈演愈烈。不久前招商银行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用数据印证了这一现象。 报告显示,中国有50万人投资资产超过千万。富翁们投资移民意愿强烈,近60%接受调研的千万富翁已经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而亿万富翁(可投资资产规模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中,约27%已经完成了投资移民。 有钱人竟然如此热衷于移民海外!为什么? 笔者分析,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 首先,海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些人眼里,已经成为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的避风港。 说白了,中国有钱人中的一部分(大部分还是小部分暂且不论),挣钱挣得不踏实,连带着自己也不踏实,投资移民,既将资产转移到了国外,又获得外国公民身份,一有风吹草动可以随时出走。这一点,笔者不用过多解释,读者朋友也会明白。 即使是钱挣得很踏实,也有人对未来怀着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随着国内局势的微妙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而起伏不定。对一些敏感的人士而言,还不如拥有一个外国身份来得痛快,说走就走。 还有一个原因是国内贫富差距扩大,仇富心态不时显现,让有钱人感觉环境不好。 其次,子女的教育问题,大概是有钱人热衷移民的关键因素。 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教育是失败的,这一点,恐怕没有人质疑。2009年,有一个名为"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的机构在全球21个国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虽然这个机构和这项调查后来受到质疑,但该结果大体上符合人们的日常判断。中国的教育,确确实实在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扼杀孩子的开拓精神。也正因为如此,钱学森晚年向****总理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才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回响。 中国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哪里能培养得出?当然是国外。 为了孩子,也要移民;即使不能移民,也要想办法送孩子到国外读书。 以上分析是否正确,笔者并不十分肯定,笔者也希望有识之士继续就富翁移民问题进行探讨。在这里,笔者谨就以上分析或者说揣测,谈几点看法。 第一,对于部分人将海外当作个人安全和资产安全的避风港,笔者认为情有可原、不必责怪。 笔者历来认为,改革开放后挣了钱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蛀虫类的,靠权钱交易、侵吞侵蚀国家资产暴富;一种则主要靠勤劳致富,但受制于环境,不得已和官方、官员发生不正当关系;除此之外,干干净净挣钱的,有,比例不会太大。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给一个富翁治罪,非常容易。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企业家,当他和官方、官员关系好时,称兄道弟,钱也来得容易,一朝翻脸,即被官员整治得惨不忍睹,甚至家破人亡。这样的例子,时有发生,兔死狐悲,富翁们怎不胆战心惊。狡兔尚有三窟,何况有钱人,所以富翁移民海外,要理解。 第二,对于子女海外上学的问题,笔者认为,可探讨的空间很大。 早在100年前,中国人就发出过这样的声音:"亡国亡种,人人不必居其罪,惟教育者之罪;强国强种,人人不必居其功,惟教育者之功。"可见教育是多么大的事情。我们可以对这段话做一个引申,探讨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谁是教育者? 仅仅是老师吗?错。 "养不教,父之过"。古人早就通过这样的表述告诉我们,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所谓言传身教,父母是最合适的角色。将孩子送到国外,父母清静了,结果呢?就笔者了解的信息,很多到国外上学的中国学生,尤其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一团糟,下馆子、谈恋爱、泡网吧,一句话,花天酒地,没有了父母的约束,他们自由得没边没沿了!这是为了孩子吗?这是害了孩子。 笔者不是说送孩子到国外不好,笔者想说的是,难道国内就没有一所可以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校吗?如果你对此问题感兴趣,请关注南方科技大学的相关信息。 80多年前,徐志摩面对康桥上空的云彩,纵有万般不舍,还是挥一挥衣袖,回来了;20多年前,歌手费翔一曲"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她轻轻地向我召唤",海外归来的学子是多么风光。 现在呢。钱往外走,人往外走,孩子也往外送。 来的来,往的往,让人感叹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