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涨价已经见惯不怪。为了省钱,不少人又过起了节衣缩食的日子。有人建议,在家里实行“紧缩政策”的同时,记账也是一个好办法
1
不计不知道,
买菜开支多出两三成
由于物价持续攀升,不少人常常觉得手上的钱不知道怎么就“蒸发”了,这使得很多人拾起记账的老习惯。
“我从去年开始记每天买菜的开支,发现是月月递增。我家一共两代四口人,去年年初每个月菜金要900多元,今年要花1200元左右。”家在南宁市大学路的吴女士和记者细算了一下,去年,一把青菜一般在2元以下,现在同样的分量,常常要卖到2.5元,甚至更高。
观察吴女士家的账本,记者看到上面记的仅仅是买菜一项,油盐酱醋茶还不包括在内。吴女士对记者说,自己平时就是个“马大哈”,有时候买回来的菜不记得吃,坏在冰箱里了都不知道。自从记账之后,自己变得精打细算,买什么也是心里有谱。“记账确实能省钱,它让你对每天的花销心里有数,一旦超支就自觉打住。”吴女士说。
2
网上账本催生“表”哥“表”姐
如今的年轻白领,记账用的可不是小本子,而是时髦、易用的电子账本。
“天天与表格打交道的上班族,下了班还要用电子账本为日常的琐碎记账的,都自称‘表’哥、‘表’姐。”说这话的80后苏先生就是一名“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