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寻求高潜在收益的理财产品 才能跑赢CPI?
查看完整版本:寻求高潜在收益的理财产品 才能跑赢CPI?
2011/4/21 8:28:31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相关宏观经济数据,正如此前普遍预测的那样,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超过5%,达到5.4%,创出32个月以来的新高;今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5.0%,也达到了近年来高位水平。尽管央行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4次加息,但目前1年期存款利率依然仅有3.25%,与当前的CPI相比,负利率依然严重。
  负利率意味着我们的财富缩水,意味着我们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那么,投资者怎样理财才能跑赢CPI相关理财专业人士给出了指导意见。
  陈旸:招行深圳分行投资顾问
  投资要保持一种平常心态
  国内这一轮通货膨胀主要来自于两股推动力:一个是次贷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央行过度超发货币推升资源价格,给我国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另一个是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下,低端劳动力步入快速上升通道造成的成本推动压力。可以预计,未来较长时间内通胀将维持在中等偏高水平。
  投资者要跑赢通货膨胀造成的购买力的问题,首先一点还是保持一种平常心态,理性分析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偏好,不要人云亦云并盲目跟风炒作,避免成为短期投机的受害者。其次,投资者可以选择主动的投资策略来提高资产组合的回报率。投资什么合适呢?可以是那些直接或间接构成CPI成分的投资品,比如租金、食用农产品、原材料商品等。要投资于这些标的,我们可以通过投资于商业地产基金间接取得租金收入、购买基金公司发行的投资于国际大宗商品ETF的QDII基金;投资者也可以投资于国内外生产资源类产品的上市公司股票,但前提是在自身充分了解公司或在理财顾问指导下进行。
  还有,投资者也可以采取被动的投资策略。因为通货膨胀的上升伴随着社会无风险报酬率即银行利率的提升,所以投资者可以投资于挂钩利率浮动的银行理财产品,或通过间接和直接渠道投资于国家部门和企业发行的浮动利息债券。
  总体而言,投资者不能忽视通货膨胀给自身资产带来的长期贬值压力,主动加被动的抗通胀投资策略值得大家思考和尽快构建。
  刘中斌:浦发银行深圳分行财富管理部
  通胀预期下的三大理财策略
  在通胀和加息预期下,个人和家庭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理财策略:
  首先,要搭配不同期限产品。一般来说,期限越短,产品预期收益越低;期限越长,产品预期收益越高。一年以下的短期货币、票据或债券理财产品,确定或预期的收益都会较低;一年以上的债券、信贷或信托预期收益明显会高一些。抵御或战胜通胀,需要投资一些期限一年以上甚至更长的产品。
  其次,要建立抗通胀产品组合。不同的产品有不同期限、风险及收益特性,通过建立一个产品组合,可以相对稳妥地在收益上战胜通货膨胀同时,又满足资金在期限、风险方面的要求。货币类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收益虽低但相对确定,能满足高流动性需求,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胀;债券类产品一般受通胀预期下的加息影响收益会走低,可以选择与通胀挂钩的债券或受加息影响较小的短期债券产品;产品组合中还必须纳入基金、证券集合理财产品中的股票型产品或直接投资股票,风险虽高但预期收益更高;资金规模较大的客户也可以适当配置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产品或其他实物资产。
  最后,要结合自身情况。不同的人或家庭,风险承受能力及风险偏好各异,资金规模、资金用途、投资期限及预期收益要求不一样,投资经验、时间和精力也不同。如何搭配产品组合,也要根据个人和家庭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年轻人的养老基金可投资期限较长的股票型基金类股票产品,而已经退休的老人养老金则应重点投资债券类产品;风险偏好特别低的人重点考虑保本基金类保本产品或债券类产品,风险偏好高的人可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没有投资经验和时间的人可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建立投资组合,有经验有时间及精力的则可自行选择不同的货币、债券和股票类产品。
  王辉:友邦保险深圳分公司业务总监
  跑赢CPI,不是单纯寻求高潜在收益的理财产品
  在负利率时代投资者更应该重视理财。只有利用合理的资产配置才能有效地防止财富缩水并且能帮助投资者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
  跑赢CPI,不是单纯地寻求高潜在收益的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对等这条真理时刻不能忘记。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多元化配置资产千万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房地产投资讲究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而投资理财切记配置、配置还是配置,要做到守、防、攻合理布局。守是指底限资金--储蓄、保险,防指长线稳健投资--基金定投、政府债券,攻指进取型投资--股票、期货、楼市等。建议投资比例为:银行储蓄类10%~20%、保险类10%~15%、股票基金类30%~40%(根据年龄风险偏好确定),其他根据自己的专长20%。
  我认为,中国房地产要再创新高是很困难的因为毕竟全世界都在收紧货币政策整个世界资金环境不会那么宽松,热钱退潮的可能性很大。长期来看,如果大家都用地产投资做养老、理财工具,变现时是否在高位套现或达到预期收益就存在风险及不确定性。而炒股是目前可能跑赢CPI的投资渠道之一。但是非专业人士炒股风险比较大,不妨采取以下三种策略:一是基金股票投资采用平均投资法,即每个固定的时间投入相同的资金,在市值超过平均购买成本时卖出;二是做好保障,安排购买适合自己的健康医疗养老等保险产品;三是请专家理财。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