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11/3/22 8:52:57
贵州茅台现金分红创A股纪录 贵州茅台昨日公布2010年年报。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16.33亿元、净利润50.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3%、17.13%;同时推出拟每10股送1股派现金23元的预案。而高达22.65亿元的分配总额,占公司当年净利润的44.8%。如此大比例分红,不仅创下贵州茅台上市以来最高分红,也刷新了A股市场现金分红总量的最高纪录。 拟给股民分红22.65亿元 自登陆A股市场以来,贵州茅台一直保持着年年分红,近年来分红金额迭创新高。今年恰逢贵州茅台上市的第十载,22.65亿元分配总额同比上年翻了一倍。公司表示,这是根据公司实际状况和未来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需求所拟定,可供分配剩余利润116.38亿元留待以后年度分配。 与高额分红相辅相成,贵州茅台去年业绩继续实现稳步增长。2010年,公司共生产茅台酒及系列产品3.26万吨,同比增长11.42%。实现营业收入116.33亿元、净利润50.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3%、17.13%。每股收益达5.35元。 贵州茅台表示,2011年将继续搞好各项生产经营工作,努力实现销售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更好地增长。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和贵州省政府的要求,2011年公司计划投入约25亿元,实施“十二五”万吨茅台酒规划发展的征地工作和二期技改项目、实施循环经济第二期项目的建设、土地资源储备、公司生态环境的整治及其他相关项目。 成为史上第二“现金奶牛” 从分红看,贵州茅台应是迄今为止A股上市公司的单位派现第二的纪录。此前,驰宏锌锗在2006年推出的每10股送10股并派现30元,为史上最大的一只“现金奶牛”。截至上周五,贵州茅台的总市值已经高达1804.07亿元,为所有上市公司的15位。 从产品布局看,高度茅台酒依然是茅台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高度酒和低度酒的营业利润率分别比上年同期有所减少。数据显示,2010年,高度茅台酒的营业收入98.39亿元,低度茅台酒营收10.11亿元、其他系列酒是7.834亿元。 尽管公司并未明确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具体增长目标,但2011年,贵州茅台计划再投入约25亿元。公司表示,计划到2015年,茅台酒生产达到4万吨,力争多一点;销售收入突破260亿元(含税),力争多一点。 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黄巍认为,随着“十一五”万吨茅台酒产能从2011年开始进入投放期,再结合目前终端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预计未来五年茅台销量增速可维持15%水平。 “乌龙公告”称董事长年薪过百亿 让人惊诧的是,在贵州茅台2010年年报“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中居然显示,茅台董事长袁仁国报告期内从实际公司领取的报酬总额为100.65亿元,总经理刘自力领取的报酬为12.6亿元;所有的高管合计领取年薪达到了495.51亿元。 一家年度净利润仅有50.512亿元的公司,高管支取的报酬居然达到近500亿元?分析人士称,最大的可能性便是上市公司自摆“年报乌龙”,把单位“元”写成了“万元”。 贵州茅台昨日还公告,公司高管谭定华因工作调整原因辞去兼任的财务总监职务,公司聘任张家齐担任副总经理、何英姿担任财务总监,任期与本届董事会任期相同;以及公司将计提2010年度董事长激励基金400.9万元。 一些机构投资者则注意到,其新聘任的副总经理张家齐之前为政府人员。贵州茅台公布的张家齐简历是“2003年2月至今,任贵州省仁怀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在此之前张家齐历任仁怀市经贸局局长和经贸委主任。 根据仁怀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领导介绍”披露的信息,5名副市长中并没有“张家齐”的名字。 综合上证报、东方早报 延伸阅读>>> 股民得红利就是“赚”吗 ■送股派现哪个对股民有利? 问:上市公司分红的形式有送股、转增和派现这几种,哪个对投资者更实惠、更有利? 水皮:高比例转增在牛市中肯定对投资者好;熊市中肯定是分红好。 大摩投资资深分析师徐胜治:一般来说,成长行业的股票,更多的会送股;而周期性行业,或规模已经稳定的行业,那派现就比较好了。 银河证券资深分析师孟京:在牛市里,投资者最想挣的不是派现,而是资本利得,也就是差价。当然从长期来看,送股和转增更像是一种财务游戏而已。如果说某家公司一直是送红股,而且现金流量不太好,那就要谨慎了,美国的安然就是这样。 ■公司分红能否成为趋势? 问:随着公司业绩的提升,分红将成为趋势甚至常态吗? 分析师文国庆:有些公司一方面大把分红、一方面大量融资。其实,融资是手段,分红是目的,你不回报投资者,还怎么指望从投资者那儿再圈来钱呢。还有些公司对分红很不“感冒”,反而热衷于搞远低于市价的“定向增发”,损害投资者利益,为自己以后在二级市场高价套现打埋伏。特别是有的房地产公司,一边是暴利,一边却“哭穷”,最可气了。 水皮:以前的公司是“大肥猪”少,“铁公鸡”多。全流通以后,上市公司本身也越来越重视对投资者的回报,以较高回报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有人甚至说,分红才是硬道理。现在来看,分红确实成了一种趋势。另外,我觉得派现是真正考验公司实力的方案,公积金转增等等都是糊弄人的。 相关新闻>>> 8家中小型上市房企“零分红” 随着沪深股市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公布2010年年报,房地产上市公司“差钱”状况显露无遗,这不仅表现在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现金流锐减,8家中小型房地产公司的零分红,凸显“差钱”症状。 8家地产类上市公司宣布不分红 截至3月20日,在已披露2010年年报的地产类上市公司中,有包括广宇发展、银基发展、京投银泰、天保基建、海泰发展、上海新梅、世茂股份、时代万恒、绿景地产、鲁商置业、万业企业、信达地产、深鸿基等13家地产类上市公司宣布将不进行派发红股、现金或公积金转增股本。 在上述公司中,广宇发展、上海新梅、绿景地产、鲁商置业和深鸿基等5家公司,由于截至2010年年末没有可分配利润,从而不能进行分红,而余下的8家公司则纷纷表示出2011年公司在开发项目中对于现金的需求。 “零分红”上市房企担忧调控信贷 在这些“零分红”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中,不少公司表示出对于宏观调控以及信贷收紧的担忧。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45亿元的世茂股份表示,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信贷不断收紧,与此同时,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加之2011年公司新增开发项目、新开工及后续开发项目较多,各类多元商业业态需要不断培育,对于资金需求较大。因此,为确保项目开发和商业运营的进一步开展,公司2010年拟不派发现金红利,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年度;本次公司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同处上海的万业企业也表示,公司在2010年度加大了对房产及能矿业务的投入,考虑到目前政策环境下房地产开发企业严峻的融资形势,为保证项目的后续开发,本年度将不进行现金红利分配,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