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mennong
2011/3/13 20:45:44
尽管"三·八妇女节"刚刚过去,女性理财这一热门话题尚未降温。虽说种类繁多的理财品种不分男女,但是女性因其性格细腻,在理财方面显示出与男性不同的特征。 30而理:不让钱躺着睡觉 80后一代如今也纷纷"30而立",不少80后女性成为家庭主妇,承担起家庭理财的重任,陈燕就是这样一位。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的老公带陈燕去广发基金上过一堂基金投资的课程。那个课程可能就算是她投资路上的"启蒙老师"了。后来陈燕就把自己的闲钱都投入进去。 "主要是基金,也有股票。"去年5月份,陈燕开始炒股票,总投入大约为12万。当时她也是上过一些专业的投资理财课程,陈燕说,现在她还在等,适当的时候就卖出,只留下5万左右投入股票。 除此,陈燕还托朋友做期货。她自己精力不够,"但是期货的收益还是可观的。"在期货上的投入不超过总资产5%,由于是朋友管理,所以她得80%收益,"去年年底收益就有30%多。" 2010年的收入,陈燕是这么配置的:"房产除外的家庭资产实现了我们5月份自己制定的家庭小目标;可喜的是累计被动收入全年达到27396.6元,如果加上稿费,各种网络活动奖品折现及各种薅羊毛收获,应该勉强能有3万吧。"陈燕表示,"这是我结婚前没有概念的部分,因为现金流游戏的指导,让我除了专注工作挣取主动收入,也转移注意力到被动收入的追求上。" 对陈燕来说,2010年跨越性的一步是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实业投资--准备了一年半,与挚交好友各取所长合开的小店终于开始运营。她自己担当财务。 40而获:以租还贷轻松供房 干女士以前是一家银行的会计,2002年的时候她就看好了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向银行贷款一次买了两套房子。此后的两年,尽管还贷压力较大,但心里充满希望。 从2004年开始,当地房价一个劲儿的往上蹿,他们两套按揭房的房租也水涨船高,还银行贷款不成问题,等按揭还清以后,就是每月稳定的纯收入了。 此外,干女士手头还有几万元资金,对于金融信息比较敏感的干女士来说,她选择的是在股票上做长线投资。除了自己的研究,也有朋友的建议,还好对于股市的期待没有落空,获利颇丰。 50而享:退休后现金流源源不断 徐芬在上世纪90年初结束了婚姻生活后,一直单身生活。考虑到今后的养老问题,她便开始留意起各种养老保险。 经过一番比较,她从1997年开始,分别购买了太平洋和友邦两家公司的养老保险,各两份,每年需支出4000多元。徐芬坦言,4000多元在当时差不多是两个月的工资了,花这些钱投保最主要还是看中了退休以后可多份保障。 徐芬55岁退休以后,太平洋保险每月每份可返利100元直至终老,友邦保险是60岁开始每月每份返利100元,每年以5%递增到75岁结束,且75岁时还能每份一次性给付1万元。 她算了一下,由于友邦要缴费到60岁,她55岁后可拿太平洋每年返利的钱缴友邦的保费,减轻她的支出压力。60岁开始,她就可以开始每月坐享400元的返利,70岁以后每月大概可得到五六百元。这样的话,她等于每月多了几百元的收入,还能用这笔额外的钱请一个钟点工。 女性理财更具优势 都说妇女能抵半边天。在投资理财领域,女性具有与生俱来的细心、精明的性格,并且对收入支出情况了如指掌,这些都有助于女性在投资方面更合理谨慎。 当谈及女性理财时,许多理财专业人士往往希望首先来判别其是否已婚。其实,无论是在女性的哪一个阶段,理财的最终目的都是追求财务自由。 对于未婚女士来说,其最希望就是有足够的钱能够血拼一番,或者能到自己希望的地方去旅游,或者可以为男友购买一份浪漫的礼物;对于已婚女士来说,由于大部分没有维持日常开支的压力,在购房上也大都以男方为主。因此,也希望通过理财能够使家庭的生活水准不至于降低,如果有了孩子,则会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 与男性理财的专职、专业化道路不同,正在日益兴盛的女性理财还处在自发萌动期,多少显得有些随意和感性。捉襟见肘还是优雅从容,其实全看你用怎样的态度为生活买单。 对于女性来说也就是通过日常理财,能够有足够的金钱使自己获得自由,这不仅是指自己人身的自由,更是指在日常消费以及家庭生活中的自由,不受制于他人,保持自己经济上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