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经常会谈论持股到底是中线还是长线?这是一个经常困扰很多投资者的问题。这两者到底有哪些区别? 关于长线交易与中线交易的区别,我认为最大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强调择时。长线交易是指不强调择时的股票交易,通常持股的时间单位以"年"计。成功的长线交易投资者可以战胜市场指数。其实这是非常困难的。这也说明为什么长期看,主动型投资策略不一定能战胜被动型策略。成功的长线投资者,如巴菲特、彼得·林奇、安东尼·波顿等,都拥有多年战胜市场指数的杰出成绩。 而中线交易最重要的是要择时。在合适的时机买入,在合适的时机卖出,持股时间以"月"为单位。短线交易更需要择时,但短线交易的不确定性更大,更难把握。 不同人理解长线和中线交易操作模式,应该会有所不同。理想化的长期交易系统,投资时间超过1年以上,不必考虑大盘的系统风险,基本上只研究公司基本面和估值情况,在低估时买进并长期持有。 长期持股和中期持股的基础是不同的。长期股价波动取决于基本面,中期股价波动取决于基本面、资金面和心理面。不管公司从事哪一行业,过去推动股价的是基本面,将来仍是这样,最后终要回归基本面,回归价值。你如果是长期的投资价值,你选到的是一只好股票,价值可能延后让你得到报酬,但最后一定不会抹杀价值。 好的投资者应该尝试探索适合自己的长线交易与中线交易操作模式。长线交易的核心在于选择股票。这就涉及到一个估值的问题。很多投资者在买股票的时候有恐高症,因为他们眼里只有高股价,却不去关注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不懂如何发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一个大的经济周期中,有些投资者选择周期性股票时,只盯着短期利润增长,不以长远的眼光看一看公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一旦大方向看错,其实很容易被长线套牢。大部分投资者只关注利润增长率,不知道企业的长期价值取决于股东权益报酬率。研究股票基本面时应该全面考虑所有基本因素,发现和排除陷阱,然后从诸多表面因素中找出企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特质。 卖出也往往是长线投资者最难作出的决策。对于真正价值投资者来说,只有两个原因会卖出股票:基本面恶化;价格接近预期。只要基本面无恙,长期投资者不介意持有股票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我们需要确定我们持有的股票都具有较为确定的成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