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11/3/10 8:38:16
专家支持:本报理财师、中信银行沈阳分行振兴支行贵宾理财经理侯世易
在全国物价一片喊涨声中,生活成本陡然上升。作为退休老人而言,如何能让自己的退休金“生”钱,以抵御消费价格上涨带来的贬值风险呢?昨日,沈城市民李国富给本报打来电话,希望理财栏目能够为他量身定做一套理财方案,实现他的人生目标。
市民典型:沈阳市李国富夫妇
年龄:两位老人都是61岁
职业:目前退休在家
基本情况:
老李在退休前是沈阳某国企的工程师,2010年,从工厂退休回家。突然一下子闲下来的他,感觉有些无所适从。每天在附近公园晨练完毕,接下来的时光便不知如何打发。老李的老伴儿先于他五年退休,应对退休生活已经非常自如。这两天,老俩口商量着,想在70岁之前,好好安排一下接下来十年的生活,为老年生活留出治病钱和旅游钱。
理财目标:
1、计划十年之内,每年在国内和国外各选择一地共两次旅游。计划支出大概在每年两万元左右。
2、攒出30万元,以应对医保之外的治病开销,以及年龄越来越大之后,生活不便,需要雇人的费用。
财务状况:
1、固定资产:自住一套价值40万元左右的房子
2、退休金:两人合计4000元
3、现金资产:40万元,分配如下:10万元国债(2012年到期),20万元银行理财产品(期限为21天,收益率大概在3.8%-4.0%左右),5万元基金(目前亏损8000元),5万元定期存款
月支出:目前孙子由老李夫妇抽时间看管,每月为孙子的花销在500元左右,夫妇二人每月的食品和药品消费在1500元左右,余下2000元一般存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