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尽管停运、"添堵"的快递开始陆续"复苏",但快递行业低端竞争、经营压力沉重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专家认为,要想在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中"分羹",快递企业必须走过"成长之痛",尽快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提高人员素质和信息化水平。 经营亏损快递变慢很无奈 从2010年12月开始的"网络春运"遭遇消费者"围攻",在春节前后的网络消费高峰期,快递"爆仓"、"蜗牛递"、"停运"等负面新闻一直困扰着整个快递行业。 春节假期过后,快递公司陆续恢复运营,"添堵"的快递业恢复畅通的同时,挣扎在亏损线上的快递公司并没有因此松一口气。 "节日期间,我们按国家邮政局的要求继续运营,没有临时上调价格。可是春节不停运,每天要亏损1000万元。"申通快递总裁奚春阳说,"很多员工要回家过年,为了留住员工,就要提高员工待遇。" 据悉,节日期间,申通日快递量在100万件左右,低于平时230万、240万件的快递量。一辆运输车通常装不满,但油费、过桥过路费等开销照样不能少。 低端竞争导致恶性循环 快递变"慢递"有多方面原因,包括运力供不应求、投入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低端价格战、行业门槛低等。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岁末年初是网上商城促销力度最大的时候,也是快递一年中最忙的阶段,网购量大大超出快递企业的承受能力。再加上这个时段又是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回家的时段,临时性的"用工荒"问题突出。 由于快递行业的进入门槛低,一些小的快递企业平时就打"价格战",到了春节假期就"停运",导致行业运行不畅。低端恶性竞争不仅导致企业"微利化"和"无利化",还制约了快递企业增加投入,提高信息化水平。此外,节假日期间,小公司"停运",大量快件向几家大型快递企业集中,也使大公司应接不暇。 为了应对骤然增加的快件量,春节前,申通快递在萧山、上海、北京等地紧急雇用临时工,仅萧山一地就以10元一小时的价格雇用了150名临时工。 "目前,快递业还处于原始的'价格战'状态,企业疲于应对,还要不断增加投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成熟,相信快递的价格会逐渐回归到反映其成本和付出的水平。"奚春阳说。 快递业需跟上电子商务的步伐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戴定一此前表示,电子商务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切入点,物流企业要努力从电子商务的市场上"分一杯羹"。 然而,"分羹"并不容易,尤其是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已经远远快于快递行业,快递行业在人员培训、投送模式、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反而成为电子商务的"短腿"。 "物流企业做强做大,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网络建设和人员建设,实现物流服务标准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在2011中国城市物流发展论坛上说。 据了解,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快递需求,部分快递公司春节过后正在筹划扩招员工,并且还通过优化投送流程,减少用工压力。 奚春阳介绍,申通快递将从今年开始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实行"二次投递",并逐步推广到全国,改变"早上派件、下午取件、晚上操作"的单一模式,缓解运力的压力。 此外,快递企业也开始加强与网店、网站的沟通。比如,得知网站策划大型促销的时间,以提前调动资源、准备好运力,应对即将到来的电子商务运输高峰。 相关 1月快递业务量增长近五成 据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24日从国家邮政局了解到,今年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2.5亿件,同比增长48.3%;业务收入完成58.1亿元,同比增长29.5%。 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快递业务量的地域性分布差异明显,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7.4%、59.3%和28.2%;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2.0%、74.0%和4.0%;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0.2%、10.4%和9.4%,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8.4%、12.4%和9.2%。 另据了解,1月份,除邮政储蓄银行外的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完成138.2亿元,同比增长32.6%;业务总量完成128.3亿元,同比增长24.5%。。